




11月17日上午8点45分,90岁的中科院院士陈宜张乘坐高铁到达杭州火车东站。他曾于浙大四校合并后出任医学院院长,任期四年。
紫金港校区的医学院里,每个人都在充满敬意地等待。刚工作不久的80后、90后,从同事那里听说过许多关于陈院士的故事,怀着感动。最直达人心的是,艰苦朴素出了名的陈院士夫妇,这几年陆续拿出100余万元积蓄,先后资助了80余位医学院学生完成学业。
12:00,医学院的同事陪陈院士吃饭。陪同的任老师一眼就认出了他身上的藏青色的西装,这套西装,他穿了20多年,有人劝他买套新的,他扯着袖子说:“质量不差的,我叔叔从伦敦带给我的。”陈先生一共就两套西装,还有一套,是儿子穿过的一套改小了穿。
公共卫生系党委书记吴弘萍叮嘱同事,点菜尽量简单,否则要被陈院士批评,因为陈院士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浪费。“我看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有点过时,我奶奶说的一句话永远正确的,就是‘浪费,罪过’。” 陈院士午饭时一再说,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还是要注意节俭,浪费可耻。
陈院士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吴弘萍给我们讲了一段细节,陈院士当年受邀出任医学院院长,学校为他安排了灯芯巷一处两室一厅的老房子。陈院士从上海过来,行李中有一套完整的厨房用具:一只被煤烟熏得黑乎乎的铝锅,一把生了锈的菜刀,陈旧的小砧板。“说实在,当时有点傻掉了,我说去买些新的,陈先生坚持说说这些东西是好用的,用不着买,我只好作罢。”
吴弘萍说,老前辈就是这样,管用不管看。剩菜剩饭必打包,睡的草席磨损老化厉害也不换,这都是“惊”到后辈们的细节。
这次回到浙大,陈院士一是要与受他资助的学生们聊天;二是要做一场关于神经科学前沿探讨学术报告。座谈会开始之前,受资助的同学们准备了鲜花,然后把心里最想说的话一句句写在一本文件夹里,等待送给陈院士。
14:50,陈院士提前10分钟来到座谈会现场。见到同学们,他笑逐颜开,声音洪亮地说:“你们说话的时候都响亮一些哦!我年纪大啦,耳朵不是很灵光了”。
探着身子听完同学们的发言,陈院士和大家说了三点:第一,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大家要珍惜大好时光;第二,年轻人要有理想和抱负,光想着数人民币的多少不是好现象;第三,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要充分学习:
“我1951年到上海时参考书有美国的、加拿大的、英国的,很厚,我从头到尾都读了,书里面基因是什么、转录是什么、转录条件是怎么回事,全没有的。因为Waston and Crick在后面呢,我要跟上这个还不得跟着学吗,但是学得还是一知半解、不够好的,但是无论如何都要跟着学,所以我也硬着头皮学。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己发展的方向,立志远的人要不断学习。”
15:30 陈宜张出现在医学院综合楼205报告厅,等待讲座的师生们,已经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屏幕上打出他报告的题目:《脑功能和神经元的细胞周围调制》。
尽管年事已高,陈先生仍每天翻阅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论文,写论文、写书,案头工作时间不下7小时。产生灵感或者需要记录,他就拿录音笔记录下来,请助手整理。这次回到浙大作学术报告,据说是履行一个承诺。当时,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智见到他,他谈了很多新鲜的话题与研究思路:“在大脑里形成的影像是相同的吗?如果不同,机理是什么呢?”陈智说,这对现在做科研的年轻人们会很有启发,便邀请陈院士来作报告。虽然近年来陈院士已经不大出门,但是这个要求,他还是爽快答应下来。
画外:
讲座开始之前,医学院正在进行两周一次的管理人员培训。党委书记黄河教授在讲话时与大家再度提及陈宜张先生的著作与事迹。陈院士在四校合并后医学院最初发展的关键四年时间里,带领医学院从一个科研底子较为薄弱的学科,成长为各项教学科研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的优势学科。他强调过的两件事对医学院的发展意义深远:一要重视学术前沿;二要遵守学术规范。
李鲁清晰地记得当年他去陈先生家邀请他的情景:“陈院士并无客套式的谦卑和推诿,而是略微思考一会说:我已是古稀老人了,确实不宜担当大任,但我非常爱自己的母校,也非常感激母校和校友对自己的信任。如果要考虑做新浙大医学院的院长,我希望不是拿院士院长当花瓶,摆给外面人好看,而是要有职有权地做好这个院长,把浙大医学院与国内一流医科院校的差距追回来。”
在现场:
张雅雯(医学院10级):最早知道陈宜张院士是我在神经研究所做实验的时候,看到陈宜张院士的介绍,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今天见到陈院士已经90高龄了,但是思维非常活跃、非常先进,而且记性特别好,把我们几个学生的学科方向都记住了,我觉得这也和他一直在尝试学习新的知识有关,像他和我们讲的一样,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光听他的事迹,他站在我们面前,就让我们感觉到榜样的力量。
王启闻(医学院09级八年制):陈院士69岁高龄时回到母校重新做院长的时候,是在四校合并非常关键的时期。他捐出100万作为奖学金,可能和别的基金相比不是那么多,但都是他节省和节约出来的。刚才他说的话为我们将来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确定了很关键的方向。
(文 周炜 朱原之 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