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文化园迎来首批客人

发布时间:2017-05-22来源:浙大新闻办

西迁办学,是浙江大学宝贵精神财富。以西迁为主题的文化园,也成为文化育人的新载体。

5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西迁文化园迎来了首批客人,常务副校长任少波和艺术家代表徐方、捐赠西迁雕塑校友代表、西迁办学地政府代表,及经历西迁的校友王灵芳、校友子女陈天来,竺可桢校长家属竺安、竺宁、黄峰,校史研究专家等来到文化园参观。任少波向各雕塑捐赠校友颁发证书并合影。

2015年,浙江大学将紫金港校区北山开辟为西迁文化园。北山区域南接学生活动中心、北连紫金港食堂,人流密集,位置显目,东面草坪设置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植树林,南面草坪已建有西迁办学纪念碑亭,西面为遵义林、湄潭林和龙泉林,具备建设西迁文化园的环境基础,且北山内路径走向恰与西迁水路陆路分叉相吻合,具有模拟西迁路径的地理基础。当年年底学校着手布局设置西迁线路,在地面沿途标注了西迁办学地点和途经地点,并沿途设置了西迁故事介绍的二维码铜牌。

为更好纪念和再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2016年初学校选取西迁途中的故事,设计创作了一批雕塑作品,置于文化园中。园中目前已有6座完成的雕塑作品,与南坡116周年校庆期间落成的西迁办学纪念碑亭遥相呼应。人们只要扫描雕塑铭牌中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雕塑所表现的场景故事。

延伸阅读:西迁雕塑里的故事

抢运校产雕塑:浙江大学从建德迁往泰和途中,原计划分批汇集到浙赣铁路总局所在地江西玉山,再乘火车到泰和。1937年12月26日,一部分师生和随行的700多箱图书仪器在途径金华时,因遭日本飞机空袭而被困。30多艘民船装满学校的图书仪器和《四库全书》,船主却弃船逃走。形势万分危急。为尽快离开金华,避免再遭空袭打击,师生们只能站在风天雪地里,拦截过往的兵车、货车、煤车,每辆车塞进一箱货物,搭上几个人,一点一点地抢运物资。1938年1月6日,数以吨计的图书、仪器、设备才全部到达玉山。

费巩明灯雕塑:西迁时期,学习条件艰苦,煤油灯稀缺。竺可桢校长请束星北、杨守珍两位教授改良设计植物油灯,用废弃的铁香烟罐放上植物油和灯芯,加盖玻璃灯罩,并在罐子上戳了许多小孔,还设计了铁片用来导热为油加热,这样的油灯既明亮稳定且不会有浓烟。在遵义期间,费巩任训导长时,用自己津贴的钱,订做了八百多盏油灯,给每位学生领去用。为了纪念费巩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同学们把这种灯称为“费巩灯”。

保护四库全书雕塑讲述的是,浙大西迁还承担了一个重要使命,即保护《四库全书》的安全转移。当时,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陈训慈觉察到藏于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面临被劫掠的险境,专程找竺可桢商议对策,两人一面共同向教育部力争,一面赶紧利用浙大迁校的卡车,分批装运库书,终于在1937年12月杭州沦陷之前搬出杭州。这次库书的迁移,几经波折,历尽艰难。经过5个月的跋涉,终于将库书存于贵阳西部的张家祠堂。后因日寇轰炸贵阳,又将库书迁入贵阳城北4公里一个名叫“地母洞”的洞穴。库书存储于贵阳地母洞之后,先是每年一次曝晒后又改为春秋两次,全年无停歇之日。如此6年,这一文化瑰宝万无一失,于战后重新运回杭州。

百鸟归林雕塑:湄江中央一绿岛人迹罕至、绿树成荫,成千上万的鸟在树上结巢,仿佛一片鸟的天堂。夕阳西下时,波光徐徐,一群一群的鸟飞回来,时而高翔,时而低飞,清风徐徐,鸟语唧唧,这一自然景观,给漂泊中的浙大师生带来心灵的慰籍,日后常常在心中牵挂。

手摇发电雕塑:西迁教育经费匮乏,电机系王国松教授就设法把一台功率较小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搬到教室集中的何家巷大院,每晚发电3小时,供学生自修。这一举措深受学生欢迎,老式柴油机发动前需要依靠人力先让它转动起来,那时每到傍晚就有许多同学赶到发电房,兴致勃勃地帮助拉皮带发动柴油机。何家巷大院教室中那些灯光照亮的夜晚,那3个小时的宝贵自修时间,成为当年浙大学子们多年后都念念不忘的时光。

桐油灯雕塑:系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时的本土照明工具,由两部分组成。桐油灯曾陪伴浙大西迁人度过了艰苦的七年岁月,同时见证了东方剑桥享誉世界的光辉足迹。

(文 柯溢能/摄影 周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