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关长龙:“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发布时间:2017-11-01来源:浙大新闻办

“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关长龙 浙大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十九大报告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使命与任务,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报告第七节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在报告全文的结尾提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可以说,这一报告对中华文化传统在推动社会主义新阶段工作的展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寄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期待。本人谨就个人研习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解,结合此一内容谈些体会和感想。

宋明理学家在重建作为民族精神之内核的道统时,揭出《尚书·大禹谟》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对精一的“道心”展开了富有创新意义的探讨,除继续以“道”、“太极”、“一”等传统概念诠释外,又进而以“天理”、“良知”、“心性”等术语加以具象的解读,借以重振斯民的“终极关怀”与道义信仰,使得“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我们今日承科学之演进,历思想之辨析,其于宇宙本体、社会生态、生命现象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体悟,则因时为变地“返本开新”,激活作为文化“根砥”的道统意识,对扶正民心、培养信仰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习主席2016年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时引用过北宋理学家程颢的一句话:“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此“一体”之说实缘于认识论上的推阐所得,程颢亦曾申之云:“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人只为自私,将自家躯壳上头起意,故看得道理小了它底。放这身来,都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宇宙万象(包括天地、万物与人)都源自宇宙的本体“奇点”,唯生命最晚出,乃自“宇宙胚种”而后得以成长,如此,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就是一种真而不妄的存有事实。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就是源自我们文化传统而呈现出来的一种必然的淑世情怀和天下担当。

然而,“仁者”的成就亦非“自生自化”,而是有着具体的路径和方法。《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又《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也就是说,个体需经由“礼门义路”的引导才能进入“仁宅”,从而成为“仁者”,由此“化民成俗”的结果也使得“礼义之邦”成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名片”。与道统相比,礼义是道统的致用,是道统外化而形成的个体在实践层面所呈现的生活方式。唯自清末以来欧风美雨一百余年的冲击,作为国人生活传统的礼义生活方式也在变革和磨合中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以致于我们的节日礼仪,婚丧典礼,甚至日常礼仪如吃饭、走路、交谈等等,基本上都处于没有规范的失序状态。因此,文化自信的呈现形态除了要重视和突显认识层面上的“道统”关怀,也要落实生活层面的“礼义”致用。“体用一如”、“知行合一”,是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仁者”境界,而成就此一境界,并因以扩充而“移风易俗”,兴复新时代的礼义文明,则是我们从事传统文化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们参与“文化自信”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