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浙江大学文化建设回顾

发布时间:2017-12-16来源:浙江大学报作者:夏平1083

编者按: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即将隆重举行,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回眸党的十八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大学走过的光辉历程:解放思想,带来了新视野;深化改革,带来了新动力;抢抓机遇,创造了新业绩。过去五年多来,浙大师生牢记使命、勇攀高峰,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为了总结过去五年多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振奋全校师生的精神,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首要政治任务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满怀信心地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浙江大学报》、求是新闻网、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校内媒体联手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我校过去五年多来的工作进行深度报道。

每年毕业季和入学季,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大门的两块大石,都会成为拍照的热门景点,尤其是其中坐南向北的一块,上面刻有竺可桢老校长著名的“两问”:“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每一届的浙大学子,从踏入学校大门,朝向那块大石的一瞥开始,就被打上了“求是”的印记。

校训、校歌,浙大精神,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如今,求是园中已经是随处可见,俯仰可闻。求是精神已经融入每一个浙大人的血脉,成为浙大人共同的精神品质、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百廿浙大,也在所有“求是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海内外一流高校之林树立起独有的文化自信,以“海纳江河”的胸怀和“启真厚德”的态度,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努力传承与创新优秀文化,积极打造文化高地,创建文化品牌,营造文化校园,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辛勤耕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弦歌咏志:筑起浙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浙大人的共同价值观应该倡导什么?”

“求是、创新,有什么与时俱进的新解读?”

“如何理解大学文化之‘道’?”

201212月起,学校秉持“求是创新”校训,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深入总结提炼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及浙大精神。各院系、部门、单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征集、浙江大学核心价值观专项研究、“我们的价值观”提炼专题座谈会、“我们的价值观”征文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举办各类座谈研讨40余场,组织讨论1000余次,共征集共同价值观核心词、浙大精神表述方案200余份,充分发表了对于浙大精神的理解和表达方案。

“我们凝练和总结浙江大学的共同价值观,其中内含着对浙江大学历史传统、现实境遇、未来前途的深刻反思,具有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逻辑的等多重维度的诉求。”浙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彦教授在“我们的价值观”讨论中提到,“在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凝练浙江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确立浙大人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地位,更要结合浙大人丰富多元的道路实践、凝练浙大人共同价值观的具体表达形式。”如何能精炼、准确地概括出包含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思考,表达浙大人的独有风貌,是海内外浙大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2015115日,经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学校确立了校训、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及浙大精神的最新系统表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确立为全体浙大人共同价值观核心词,“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完成了对浙大精神最精准的凝练。

1938年,浙大辗转西迁,颠沛流离。在国难当头,人心涣散之际,竺可桢老校长提出“求是”精神,勉励全体师生“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方使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坚持办学,完成保存文脉的壮举。如今,浙大人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和浙大精神的确立,完成了对“求是创新”校训的最新发展,在“双一流”建设征程中,增添了浙大人继续前行的动力。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日前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迈向一流,践行忠诚担当》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理想和信念引领一所大学的发展。浙江大学要自觉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涵育大学独有的精神气质,融通中外,开放包容,鼓励思想争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成为引领时代的思想高地。

说起底蕴深厚,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大概就是创作于1938年的《浙江大学校歌》了。“大不自多,海纳江河!……”这首于西迁途中,随“求是”校训同时创作的浙大校歌经代代传唱,其内涵已深入人心。在2014年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起的最受欢迎高校校歌评选中,这首传唱了近80载的歌曲荣登榜首,获得“最美校歌”的称号。

20153月至5月,学校举行“歌咏求是·筑梦中华”主题合唱比赛,继2006年“唱响浙大”活动后,再一次让最美校歌唱遍了全校。在当年校报收集的关于校歌的评论中,师生们是这样说的:“校歌是我除了国歌之外唯一能完整记下歌词的歌了,简直是深入骨髓!”“无论毕业多久,浙大学子永远可以开口唱出‘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对校歌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它是我的手机铃声。”

如今,校歌已经成为海内外浙大人的共同心声、学校的文化瑰宝。而承载这首歌曲的浙大文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则更是浙大文化中的不朽丰碑。

今年8月,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带队重走西迁办学之路,跨越赣、桂、黔三省,缅怀求是先贤,重温求是校训,在学校双甲子华诞之际,再次挖掘校史和西迁文化的内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吴朝晖说,我们重走西迁路,就是要进一步传承前辈师长以人为本的理念、献身科学的本色、爱国奉献的情怀和不畏艰险的品格,开创学校百廿求是文化的新内涵。

近年来,学校围绕西迁文化,传承校史精神,形成了百廿求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

在幽静的紫金港北山,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悄悄地树立起了一座座纪念雕塑——抢运校产、费巩明灯、百鸟归巢……这些都是今年新落成的西迁主题文化园的一景。为更好纪念和再现学校西迁办学波澜壮阔的历程,2016年初,学校选取西迁途中的故事,设计创作了一批雕塑作品,置于文化园中。园中目前已有6座完成的雕塑作品,与南坡2013年落成的西迁办学纪念碑亭遥相呼应。人们只要扫描雕塑铭牌中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雕塑所表现的场景故事。

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学校还孕育了多种多样校史主题的文化作品。2013年起,以学校西迁办学故事为载体,反映浙大老校长竺可桢生平的大型原创话剧《求是魂》在全国各地开始巡演,师生们用真实的西迁故事还原了竺老校长等著名科学家在西迁办学时的风采,向一届届浙大新生传递着“求是”精神的深刻内涵。“到现在我还记得竺校长最后一篇日记的全文是:197426日,星期一,东风12级,气温,零下1℃到零下7℃”第一版老年竺可桢的扮演者都兴鸿说,“科学家的求是精神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今后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去追求准确,以竺校长为目标和楷模,督促着我更好地为人处世。”

四年来,《求是魂》剧组走遍北京、西安、武汉、上海、重庆等城市,巡演30余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浙大校友和当地学校的热烈欢迎。201611月,《求是魂》获得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校园戏剧最受观众欢迎奖”。“总的来说,剧本还原了我父亲的本色,没有夸张。”竺可桢校长的儿子竺安先生也对此剧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今年521日,浙大在120岁生日之际,竺安先生代表竺家所有亲属向浙江大学捐赠《竺可桢日记》手稿56册。520日,浙江大学历史系1977级部分校友向母校捐赠杭州出版社出版的1559册文澜阁《四库全书》。1019日,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教授向浙江大学捐赠所藏史料。

不论是珍贵史料,还是代代相传的故事,浙大历史都以她独有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百廿浙大的文脉传承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

2015年,重新设计修建后的浙江大学校史馆重新开馆,与同时建成的科技馆一起,成为浙江大学面向客人的两张金名片。参观校史馆,也成为每年入校新生、新教工的必修课。校史,随着校歌,唱入每一个浙大人的心中,成为海内外浙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1110日,学校正式启动《浙江大学史》编撰与研究项目,成立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中心,对120周年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与科学总结。对于校史文化的挖掘,还将不断深入,为浙大师生奉献更多的精神食粮。

学校在“十三五”文化传承与创新规划中,将“弘扬大学精神,彰显大学文化特质”列为下一个五年的主要目标。今后,全校上下还将继续秉承浙大精神,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促进浙大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多方位、多角度彰显求是文化。

 

文理交织:积累一流大学的文化高度

20151013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从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手中接过古典而精美的《宋画全集》。当天,39册由浙江大学捐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宋画全集》与《元画全集》,正式被教科文组织总部图书馆收藏。

近年来,浙江大学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并高度重视和支持的国家级文化精品工程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传世精品。自2005年启动以来,随着《宋画全集》的成功出版,其后的《元画全集》以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已扩展成为一个特大型的国家级文化工程。《宋画全集》、《元画全集》编纂出版,得到了海内外文化名家的高度评价。

今年夏天,上海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多个展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其卷帙浩繁和印制精美惊艳全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总主编张曦说,浙大和省文物局编纂的“大系”项目把历经千年沧桑、流散世界各处的1.1万余件中国古代绘画汇聚成册、重炫亮色,全套图书预计将达190册左右。这不仅是中国艺术史出版、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文化盛举。

依托《大系》所积累的工作基础,浙江大学开始将书画整理范围从古代中国扩大到文化根基相同或相近的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文化圈的其他国家。20171211日,浙江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合作的《高丽画全集》(欧美藏品卷),以中、英、韩、日四语种全球首发。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秉承“积累文化高度”的理念,稳步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浙江大学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20141111日,敦煌莫高窟第220号洞窟的复制品,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特展《原真记忆浙大·敦煌》上亮相。浙大科技考古团队把敦煌“搬”到了浙大,让你足不出户就能感受敦煌艺术的神奇魅力。

而这个数字化的“复制品”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复制的洞窟,跟原来的几乎一样,但不同的是,这个洞窟因为用特殊材料制成,不再害怕光照和氧化,也不会变色,还可以重建,人们可以不停欣赏它,亲近它。今后这样的洞窟会越来越多,向更多人开放,让更多人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科技考古”是浙大近些年成长起来的特色学科方向。一批计算机学院等传统理工科背景的科学家“跨界”成为了考古工作者,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高保真”研究,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2015年,数字化考古团队远赴西藏,对阿里地区的古壁画进行系统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依靠采集的大数据印刷出版的《阿里壁画》大型画册获得了2016上海出版印刷金奖。

2016年,团队与山西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合作,从忻州一块摩崖碑几乎“无字”的碑身上,解析出了关键文字,并确定了其主人为西晋使持节监并州诸军事胡奋。“从前我们除了实地辨认和拓片辨认,没有其他办法,现在看来,新技术能帮我们‘看’到很多不可能。”参与项目合作的山西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渠传福由衷赞叹。

2017年,团队又为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木船建立了高保真三维数字模型,为宋船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打开了新的通道。

学科齐全,文理交织的浙大,催生出很多“跨界”学者。而钻研传统文化本身的原住民,也在默默耕耘,做出成绩。

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是中国古籍图书类的最高奖项。2014年,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曹锦炎、吴毅强博士完成的《鸟虫书字汇》获得了一等奖。鸟虫书是篆书的变体,流行于春秋战国之际,大都铸或刻在兵器和钟镈上。曹锦炎和吴毅强新考释出的疑难鸟虫书单字达数十字之多,并且对全部器物的每件鸟虫书铭文逐一释文,不仅刊布拓片,而且一并刊布彩色器形照片。图版出处、著录经过、参考和引用书目及论文索引等详细数据也详加注明,开创了一种学术资料整理出版的新模式。

201310月,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持编纂的《中华礼藏》首批18册礼学文献整理成果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礼藏》项目通过对海内外现存全部传统礼学文献的搜集、整理、校勘、研究,建构中华礼学文库,最终分九类十卷出版,文献的文本文字将达1.4亿左右。“在今天国学热、文化热的大背景下,已在各地重现的许多传统仪式因缺乏文献依据而显得不甚合乎规范,这样来看,《礼藏》的整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浙江大学古籍所关长龙教授说。

求是的态度,创新的手段,浙大学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不断提升着文化的高度。

 

能文能武:培育百花齐放的文化品牌

“三月三日天气新,南华水边唱诗情。与君挥手别以曲,便是天涯堪比邻。秋水长天共一色,借来暖风听弦歌。琴词翰墨候未央,雪日开卷满书香。”这首清新淡雅的诗,是浙大人文学院“人文经典·四季歌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主题诗,诗句中暗藏的三月三诗会、校园民歌会、师生原创文化展、冬至中国传统艺术赏读会,便是此活动春、夏、秋、冬四季的主题。目前,该主题文化活动已举行20余场,及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与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2015年,由教育部主办、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承办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评选中,该项目获评全国高校十佳示范项目。

近五年多来,浙大师生着力打造文化品牌,一件件文化精品如同春暖花开,在校园中孕育、生长——2013年,浙江大学“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

2015年,“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特等奖。

2016年,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建设活动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我获得了关于人生,社会,世界的思考和认识,是那些人为之人所应具备的东西,这些必将使我的人生得以升华。”这是“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留言册上,毕业同学的留言。“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自2008年起由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杜维明、周生春等人发起,旨在培养秉承中华文化之精神,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社会各界的领袖人才。通过与身份背景不同的人交流,对参与者进行文化熏陶,提升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自觉以及在学业上提供帮助。“项目所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探讨,技能的增长,也是人格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为己之学。”杜维明教授介绍说。

除基本的课程教学外,晨兴文化中国还开展经典阅读、访学交流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多层次提升学员文化素养。2015年,“晨兴文化中国经典阅读”项目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迎着晨曦,军号吹响,我们戎装列队军训场……”这首由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作词的《大学生军训之歌》,是以一名师者的切身体会表达对责任的理解,“用音乐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感染大学生的青春”。自创作以来,《大学生军训之歌》已从浙大唱至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各大校园,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由衷喜爱,并在2012年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比舞赛舟,吟诗品茶,花车巡游,狂欢守岁。以“健康、快乐、成长、梦想”为主题的浙大学生节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参与师生达30万余人次,成为浙大学生最重要节日之一。“学生设计、学生主创、学生参与”,学生节极大地发挥了浙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断产出活动地图、明信片、主题曲MV等原创文化产品。“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学生节的跨年狂欢夜”来自东北的付豪同学说,“和室友、同学一起出来,到现场看演出,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同学体会到了过年的感觉。”

学生节、登攀节、社团文化节,各种主题的社团文化合集交相辉映,构成了充实丰富的第二课堂生活,成为四位一体的KAQ2.0教育体系的有力组成部分;“年度十大学术进展”“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挑战杯”等学术文化活动系列为科学和文化建立起了桥梁;以“浙大欢迎您”“浙大祝贺您”“浙大祝福您”为题的系列文化仪式营造了以教师和员工为主人的校园文化,增强了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激鼓阵阵,白浪滔滔,划船的个个是学霸。这是今年529日第六届中国名校龙舟竞渡暨在杭高校龙舟竞渡的比赛场面。自世界冠军许亚萍加盟浙大以来,学校的水上运动层出不穷——皮划艇、龙舟赛、皮艇球、水上瑜伽,悄然刮起了一阵水上风潮。“我们紫金港校区有启真湖,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能保证我们随时随地训练。”许亚萍说。而浙大的龙舟队也不负这位世界冠军教练的盛名,连续六届夺得C9龙舟竞渡的冠军。该项赛事也成为了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

114日,杭州歌剧舞剧团大型舞剧《遇见大运河》再次登上浙大紫金港小剧场,泥与沙、雾与浪、人与水,共生共舞,上演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太震撼了!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经常去看京杭大运河,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切地感受它、了解它。”来自杭州的大一新生徐凯激动地说。

这是“高雅艺术进校园”第17场文艺演出。五年多来,学校从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东方歌舞团等引进的专业演出活动,同校内师生的“大学之声”新年音乐会、学生话剧、歌舞剧表演等一道,打造精品校园舞台,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文化生活。

除了引进的专业艺术表演,浙江大学自有的文艺团体和学生自发成立的多个文化艺术类社团,也为大学舞台添上了一抹亮色。

2016710日,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颁奖典礼在俄罗斯索契奥体中心举行。浙江大学文琴合唱团分别以87.25分和82.13分斩获青年混声组金奖和无伴奏民谣组金奖。浙大文琴的声音再次唱响在世界最高级别的合唱舞台。

成立于2011年的浙大灵韵音乐剧社,如今已经成为全校最火爆的表演团队之一。每逢灵韵的戏上演,排队进场的观众都会从紫金港小剧场门口排到阳明桥上。《妈妈咪呀》《吉屋出租》《芝加哥》《律政俏佳人》……每一部经典作品上演都会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今年4月,剧社创始人之一李东宇返校参加“缘定浙大”集体婚礼,准备的间隙还特意去看了一下剧社的小伙伴。“我原来觉得,音乐只是丰富我生活的一小部分,现在,它是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这位“戏痴”的话,不仅代表了灵韵每一个人的心声,也反映了每一个文化艺术类社团带给同学的熏陶和改变。

音乐剧社、话剧社、越剧社、京剧社、诗社、文学社、声音协会……层出不穷的学生社团承载了浙大学生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不断地向大学校园输送着优秀的文艺作品,令百年浙大焕发出青春的色彩。

 

一砖一瓦:构筑阡陌相交的文化阵地

紫金港校区东1至东4教学楼的400米波浪形连廊,是紫金港校区的地标之一。建设于2016年的学生文化长廊,今年5月在这里正式开放。常务副校长任少波表示,文化内涵需要一定的展示载体,文化长廊是鼓励和支持同学们不断生发创造激情的文化空间,我们要用文化装点美丽校园。“上午8点到10点专业课,下了课就过来值班,下午还要去做实验。”在文化长廊12号空间“尔听斯聪”声音主题吧里,值班的张馨月同学向记者介绍道,“声吧”建成开放一个月以来,每天都有很多同学来这里预约使用。唱歌、朗诵、脱口秀、饶舌,在这里录音的同学五花八门,个个都很有才。“我们是把各自的空余时间串起来,拼成一个完整的时间表,轮流过来值班”张馨月说,为了让“声吧”的资源能让更多的同学享受,团队的同学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努力让空间开放时间更多一些。

目前,十四个不同主题的学生文化空间招相呼应,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体验空间,让这片原本清幽肃穆的教学区,变成了学生熙来攘往的文化活动“聚居地”。

2015年,在制订“十三五规划”时,浙江大学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与教学、科研等一起列为全校十大专项规划之一,并同时制订具体的《文化校园建设规划》,充分挖掘、梳理各类校园文化形态,形成具有共识的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以紫金港新校区为核心,其他各校区同时展开规划,辐射至西迁办学地,形成多主题文化校园建设区块和导览线路,并着重规划和设计代表性项目,使校园文化载体项目建设更加丰富立体、有规可循。西迁文化园、文化景观椅、创业元空间以及多家院系文化场所等文化景观和活动空间应运而生。

一杯香茗,一句箴言。浙大“师生交流吧”,已经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首选地点。“第一次跟‘新生之友’见面就是在这里,现在快要毕业了,还是觉得跟同学约在这里讨论更舒服”在白沙综合楼“浙里吧”,即将毕业的14级本科生佘博通说。

过去五年多来,学校推动校院两级挖掘利用闲置空间,改造建立咖啡吧、茶吧,注入特色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品味,营造良好的师生交流空间。目前全校已建成35家各不相同的“师生交流吧”,覆盖大部分院系。“转角遇到咖啡吧”已经成为同学们习惯的常态。“到咖啡吧和‘新生之友’见面”也成了浙大人才能读懂的流行语。“西子湖畔,老和山下,仰先贤之伟业,悟求是之精髓。力学84全体同学谨向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先生致敬。在母校120周年华诞之际,祝母校明天更加灿烂辉煌!”如果你坐在启真湖畔的长椅上,用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很有可能听到上面一段话。这是120周年校庆前夕由在校学生设计的文化景观座椅。每张椅子都附有浙大历史名人的介绍,以及椅子捐赠认领人的留言。通过手机扫码,把藏在校园中的学校文化“立体”起来。文化景观座椅计划共布置120张,紫金港校区目前已布置了70张。

走入校园,写有价值观核心词、浙大精神的红蓝两色道旗,印有校徽的路灯标语,各式各样的雕塑、文化纪念石,大到紫金港“天眼”、之江钟楼、海宁文理楼等标志性建筑,小到教学楼寝室的门牌、指引,细细微微都是浙大文化的印记。

走进建设中的紫金港西区,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马上映入眼帘,它就是今年新落成的求是大讲堂。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创立求是书院,求是文脉从此弦诵不辍。但现今的浙大校园与书院旧址相隔较远,不免成为浙大师生的遗憾。如今,新的求是书院建筑群在紫金港校区建成,尽可能保留了求是书院旧址的文化元素,为师生校友留下一条可供追忆的浙大魂脉、一座可供景仰的求是丰碑。求是大讲堂和它面前的“求是创新”铜门楼已经成为求是园的新地标。

有形校园营造师生情感,无形校园集聚校友力量。除了环境文化外,学校战略布局以多语种门户网站建设、全媒体融合与渠道建设为重点的“网上浙大”工程,系统设计网络文化建设大格局。“互联网+文化校园”依托信息化技术,建设网上植物园、网上校史馆等,校园文化景观、西迁之路故事、浙大历史名人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语音介绍。

过去五年来,学校努力建设融媒体宣传矩阵,除建立完善610余个主题网站外,新建203个新媒体平台,官方微博粉丝数达41万、微信粉丝数22万,荣获“2015年度教育系统新媒体综合力十强”、腾讯全国高校新媒体创新之星、全国教育系统官方微博创新奖等。学校最新的发展举措,最“IN”的科研发现、最“牛”的健康网红,都能第一时间传递给海内外的校友和朋友,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浙大的声音。

(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