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团队研发软件系统,帮助识别乱玩手机的熊孩子

发布时间:2018-04-19来源:浙大新闻办

在“防火防盗防熊孩子”的今天,倘若把手机随意交到了熊孩子的手上,那么你将有机会见到如下场景:

2岁半的男孩为看动画片,怒试妈妈手机的开机码,结果手机被娃锁屏48年;

英国7岁小女孩成功破解父母手机的密码,并花了1万多英镑,给全家订了迪士尼套餐;

甚至有人为了防止“熊孩子”盯上自己的手机,专门给手机加上双系统进行随时的切换……

于是,家长们心里有了这样的期盼:要是手机能自动识别是熊孩子在玩手机,然后自动开启“防熊孩子误操作模式”就好了!

幸运的是,这样一个想法有可能在最近得以实现!

近日,浙大电气工程学院智能系统安全实验室徐文渊、冀晓宇教授团队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开发的新软件iCare,给广大父母以及与“熊孩子”纠缠的各位带来了福音。相关论文还被收录进了移动技术大会HotMobile 2017。

分析了35个特征数据

原来“出卖”熊孩子的是这些小习惯

这个“神奇”的软件,背后包含了人体工程学、运动机能学以及大数据等学科相结合的一套复杂算法。

据智能系统安全实验室冀晓宇老师介绍,儿童和成人使用手机时的不同习惯是软件实现精准识别的基础。比如,儿童点按手机屏幕的力度相较成人会更小、更不均匀,他们的小手在手机屏幕上划过的轨迹也会短于成人,这可能是受儿童骨骼肌肉尚未发育完全的影响。

实验团队邀请了17位3-11岁的儿童和14位20-59岁的成人作为两个对照组,分别进行输密码和玩“2048”两项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固定时间内测试者点按和滑动的次数、手指按压范围和按压强度、手指滑动的长度和方向等35项数据被一一记录。

“选择这两款游戏,是因为它们包括了点按和滑动两种操作。而且对于儿童来说,更容易被接受。”冀晓宇说。

团队成员们发现,尽管3-5岁的儿童人数不多,他们发出的点按次数却是四个组别中最高的。这很可能是因为,该年龄段的孩子输错密码的概率更高、尝试解锁的次数更多——这就构成了识别儿童与成人的影响因素之一。

克服自然识别的困难

为孩子们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防护”

在iCare之前,识别用户主要有输密码、验证身份证、人脸验证等方式。但人们发现,不管是输密码还是验证身份信息,都存在被“偷”和被“冒用”。而时下流行的人脸识别,更是面临隐私泄漏的风险。

“因此,我们试图考虑通过使用屏幕等手机自带的不侵犯隐私的传感器,来实现一种自然识别。”冀晓宇解释道,点按、滑动等行为产生的数据不同于声音、图像等隐私数据。通过分析这类数据,能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准确、自然地识别用户特征。

据了解,该软件在用户单次滑动之后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4%。8次滑动之后,正确率可高达97%。“现在,我们还在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单次滑动之后的识别准确率。”论文作者之一的程雨诗说。

让家长们更加感到放心的是,自家的熊孩子基本上无法冲破这一道“自然识别”的防线——因为他们无法模仿成人的手指大小和滑屏习惯,即使能够保证模仿成功一次,要想同时满足35个特征,对于尚在发育中的他们来说,仍是“天方夜谭”。

做一款人性化的软件

期待与更多公共服务机构合作

解决了难度最大的自然识别问题,后续的相关引导与管理问题将变得迎刃而解。“当检测到儿童正在使用手机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剩余的使用时间,之后手机便会自动关闭。我们还可以设计两套系统,针对儿童开放一些安全绿色的软件或网站,帮助引导儿童健康活动。”冀晓宇说。

徐文渊表示,iCare所代表的自然识别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团队期待与更多互联网企业以及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合作,拓宽为更多特定人群开发相应服务技术的渠道。目前,团队已经收到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邀请。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摆脱”熊孩子使用手机的时候,我们还能收到软件提供的“私人健康订制服务”——

一向打字稳健的中老年人,如果输入速度变得忽快忽慢,软件可能就会提醒他:要警惕帕金森病咯!

一向打字飞快的人,突然有一天,触屏速度变慢了,软件可能就会提醒你:是时候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啦!

……


(文 周亦颖)

实验图片由课题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