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40岁英年早逝,却永久留下一盏为浙大学子照亮前路的明灯!

发布时间:2018-09-30来源: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作者:778

玉泉校区的这座纪念亭建于2005521日,正值浙大108年校庆。当年,也是费巩先生诞辰100周年,浙大以此隆重的方式纪念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费巩教授、烈士。

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重温他的故事。

费巩(1905—1945),原名费福熊,江苏吴江人。曾任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怀念起老师费巩,他的学生首先会想起燃烧在民国年代的一盏油灯,光焰微弱,“明净而纯洁”。

西迁时期,学习条件艰苦,煤油灯稀缺,学生用的植物油灯光线弱,不耐风,且有浓烟,严重影响学生视力。竺可桢校长请束星北、杨守珍两位教授改良设计植物油灯,用废弃的铁香烟罐放上植物油和灯芯,加盖玻璃灯罩,并在罐子上戳了许多小孔,还设计了铁片用来导热为油加热,这样的油灯既明亮稳定且不会有浓烟。在遵义期间,费巩任训导长时,为了推行改良灯光、保护学生视力,用自己津贴的钱,订做了八百多盏油灯,给每位学生领去用。从此西迁途中的浙大学子夜晚就能在比较明亮和稳定的灯光下看书、做功课了。为了纪念费巩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同学们把这种灯称为“费巩灯”。

费巩担任训导长,打破了此前大学训导长一定是国民党党员的先例。他不似某些训导长动辄“陷害好人、做假汇报、开黑名单”。刚上任,他就发表演讲,称不做“警察厅长或侦察长”。在熟识他的人眼中,这位名教授尽管外表温文尔雅、雍容大度,但为人处事正直不阿。

他认为“我们做学生的导师,是要我们去积极培养学生品格”。他谆谆以不偏不党教导自己的学生,主张开除隐藏在学生中军统骨干分子和特务。这位训导长还支持学生创办“生活壁报”。一次,学生的文章被训导处撕去,他“闻之气愤”,亲自到训导处责问。

碰到学生有麻烦时,他常常四处奔走。当时,经常有左翼学生遭当局迫害、追捕,这位“保姆”总是全力保护营救,甚至让他们在自己家中躲避,并借给他们自己的皮鞋和衣服。然而当部分学生营私舞弊被揭发时,他却又力排众议,主张严办,不可姑息。当别人以此称赞他时,他却表示,这只是一名教授对学生应有的“本分”。

这样的教授自然深得学生爱戴,每晚等候听他讲课的学生,总是排成长队。遇到兴致好的时候,这位赤子之心的名教授,还会组织中学的校友们,踢一场小足球。然而这样一位训导长,最终却因为“放纵共产党活动、阻挠国民党党务工作”,被迫辞职。

对当时许多人羡慕的仕途,费教授视若敝履。一名昔日好友去南京做官,他听说后在日记中写道:“此君本性士,奈何竟作贼”。当有人劝他加入国民党时,他当面斥责对方“出卖灵魂”。而在政治态度上,他坚持自由民主,对国民党的假民主真独裁,他撰起文来,毫不留情。当国民党贪污腐化成风时,他抱病演讲,大骂不已,“颇觉痛快”。

据家人透露,费巩最喜欢文天祥的《正气歌》。“作为一个人,费巩追求的是做人的尊严。他向往精神上的自由,耻于倚门卖笑。”

他的正直以及固执,最终给他惹来了麻烦。19453月,重庆大雾,40岁的费巩,在出外讲学途中突然失踪。国民党当局拒绝承认他被秘密逮捕。众学者虽经多方寻找、营救,终不见下落。1978年,费巩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674日,费巩烈士的女儿费莹如女士整理出费巩先生当年的实物、手稿、证书等史料40余件,电子照片数十张一起捐赠给浙江大学。

今天,我们纪念烈士,更要珍惜当下、爱国奋斗,用理想的灯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部分文字内容来自《中国青年报》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