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综合  综合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点亮“海丝明珠”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文莱大学化工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五周年回顾

发布时间:2018-12-07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施乐媛 吴雅兰1924

2018年5月12日,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率团访问文莱大学,与文莱大学签署了文莱项目二期合作协议

2016年,第二期同学在舟山石化实习

文莱大学校长2016年来访,与学生合影

文莱项目2018届留学生结业告别宴会

  文莱,寓意“和平之邦”的国家,北濒中国南海,是中国世代友好的邻居。

一个月前,随着习近平主席对文莱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这个素来被誉为“海丝明珠”的国家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友好往来,在新时代得到延续与升华。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就在五年前,这一凝结着友好与发展的重大倡议提出之时,一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的尝试正在浙江大学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主动对接需求,一次从无到有的尝试

五年前,一个崭新的教学项目正在浙江大学酝酿,学校将和文莱大学合作,为文莱培养一批石油化工产业专业人才。

原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出口是文莱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被称为“东方石油小王国”的文莱一直未能建立起高级化工人才培养体系。

2012年,浙江恒逸集团在文莱投资建设炼油厂,这是中国民企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迈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但恒逸集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本土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文莱对建立化工人才培养体系的希望,中国企业对本土专业人才的渴求在此交汇,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成为连接双方需求的桥梁。2013年4月,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在恒逸集团的支持下,与文莱大学开展合作,以“校校企”合作模式联合为文莱培养石油化工专业人才。

敲定合作模式,紧接着是紧张而周密的筹备过程。

文莱项目启动后不久,一个集结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处、本科生院、化工学院等校内五家单位和恒逸集团相关部门力量的工作小组成立并展开工作。各部门全力参与,通力协作,强有力的队伍成为项目推进的主力军。

新的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基金会的徐瑞君见证了项目从筹备到实施的过程,项目初期的艰辛仍然历历在目:“项目的定位,运行的方式,具体实施的方案都是全新的,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过程中,我们就一点点去摸索,慢慢去完善。”

“文莱项目的政策性强,又是新生事物,要尝鲜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现有的政策规定不适用,要与政府和学校各级部门协调,突破约束框架。”时任化工学院院长任其龙教授是文莱项目当时的主要负责人。“异地签证、安全责任……项目推进中面临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以前都没有经历过。放手去做吧,出了事情学院班子担着。”任其龙曾这样鼓励学院的老师们。

与此同时,化工学院作为“肩负重任”的培养单位,动员全学院的力量,进行着项目中最为关键的课程建设。

化工学院以前曾开设过石油化工专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专业已逐渐被吸收到大化工的培养体系中。因此,化工学院要为文莱学生“量身定制”一套针对石油化工领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文莱项目的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我们在学院选择了一批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老师参与项目教学。在课程教材上,我们也选择了国际通用的石油化工英文教材。”化工学院具体负责文莱项目的徐国华副教授介绍道。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2014年2月,首批入选项目的13位文莱学生到达杭州,开启在华为期一年半的学习生活。

理论对接实践,一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

“来浙大学习石化知识,将来毕业后成为专业的石化人才,投身文莱的石化产业。”文莱的同学们来到浙大,对竺可桢校长的两问也有着自己清晰明确的回答。

化工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培养计划分三阶段实施,学生先在文莱大学学习基础课程,随后进入浙江大学学习专业课程,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之后返回文莱完成剩余课程和企业见习,毕业后将进入恒逸文莱石化就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意味着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要更紧密地结合。

陈盈嬑是项目的第五期学生,今年3月来到浙大。这学期,她在一门“化工设计”课上找到了感兴趣的领域:“在这门课上,我们利用仿真软件设计化工流程。想得到一个化工产品,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和工艺,都能在这门课上学到。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未来可能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陈盈嬑所说的这门“化工设计”课,由化工学院胡晓萍老师开设。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吸收知识,胡晓萍把原本课程计划中一周四课时的课程,安排成了一周两课时理论课,四课时上机课,实际上是增加了两个课时的工作量。

在化工学院,像胡晓萍这样投入大量精力在文莱项目教学上的老师还有很多。

李素静博士2013年从英国回国,来到浙大任教。文莱项目中的两门课程是她当老师后承担的第一个教学任务:“那时候刚开始做老师,我希望自己的课堂能让学生真正地有所收获。文莱同学的数理基础相对薄弱,我会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难点简化。教学方式上也尽量多样化,有PPT,有板书,有课后作业,课堂上互动也比较多。”她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在课下,也有不少学生会就学习上的问题与她探讨。

何奕老师是文莱项目的班主任,从招生到教学再到毕业,他参与到每一届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国际化教育的探索中,文化碰撞给教学带来的差异,让他感受颇深。

“文莱的同学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很强。比如课堂上的展示,他们都能做得很棒。他们与老师的交流也会更加主动,课堂上不明白的内容或者对课程的改进意见,他们都会主动和我提出。”

服务“一带一路”,一份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的初心

中国和文莱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两国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互通有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时,曾两次到达文莱,在文莱民间,他被亲切地称为“郑和元帅”。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两国绵延千年的“海丝前缘”得以重续。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快速拓展,中国已成为文莱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也是浙江大学文莱项目实施的第五个年头。

五年前,因为一份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浙大播下了一颗国际化石化人才培养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在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茁壮生长。

五年间,项目培养了5批文莱大学学生共68人,其中26人已经顺利毕业并就职于恒逸文莱石化,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上发光发热,不少学生已经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今年5月,吴朝晖校长率团访问文莱大学,并见证了两校续签化工人才联合培养协议。从 2018 年起,浙江大学和文莱大学将再进行为期5年的合作,再为文莱培养5批石油化工专业的学生。

“文莱项目是国家、高校、企业联合来做海外学生的培养,这一创新的模式对浙江大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声誉,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胡炜所说,文莱项目的成功实施是浙江大学联手大型民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与文莱、中国与东盟友谊发展,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项目,是我国高校与大型民企通力合作,配合国家战略,走出国门的典范。

“没有相互了解,就不能建立深厚情谊。”这是习近平主席在文莱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的一句文莱谚语。

文莱项目实施的五年里,通过石油化工人才培养种下的知华、友华的种子,漂洋过海回到文莱,结出两国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果实。

新的五年即将开启。“浙江大学—文莱大学化工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将带着友好与发展的初心,继续出发。


(文/施乐媛 实习生 吴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