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有约】吴息凤:公共卫生“短板”亟待“补长”

发布时间:2020-03-20来源:浙大新闻办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为奔赴战“疫”前线治病救人的临床医生所感动。但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工作的“侦探”,他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努力寻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他们就是公共卫生工作者。

如果说,临床医学面向的是疾病患者,最终受益的是患者个体,那么公共卫生,则是通过三级预防策略,保护我们整个人群的健康。

回看此次新冠疫情,既有可圈可点的探索,也暴露出不少短板。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教授,带领团队做了大量工作。她与我们分享了她对这条任重而道远的公卫之路的行与思。


公共卫生体制机制需改革

吴息凤教授是知名的公共卫生专家,从农历春节开始就带领整个学院和研究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和公众科普。短短的几十天里,他们频繁参与电视直播分析研判疫情、创作科普视频、撰写研究文章,源源不断地向公众提供相关知识,缓解大众的恐慌情绪。

“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有组织的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的艺术和科学。在疫情防治中,临床是处理存量,公卫是控制增量。”吴息凤认为,疫情中公共卫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策略展开,同时肩负着指导大众进行自身防护的责任,助力疫情的控制。

这次疫情的早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在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问题,比如疫情初期未能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情况,相关的应急医疗供给和战略储备不足,一些干部专业化能力不足,科、教、医、控联动机制缺乏。这对于公共卫生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问题的集中显现,也催生着变革的加速到来。

“从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到2018年,全国疾控中心的从业人员下降了4.5%。”吴息凤感叹,这一组数据很清楚地表明了公卫人才的流失。“在部分高校,面对公卫专业,学生想的不是如何学好专业本领,而是如何‘逃离’换专业。”

疫情的防控要依靠专家,依靠科学。吴息凤建议,第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布的体制机制。例如,在有突发新型传染病的时候,赋予国家疾控中心更多的行政和决策权利,使其有渠道和国务院直接沟通,提高信息和决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第二,要改革新型传染病疫情报告体系:实现新型传染病的实时、自动、量化上报的同时,建立预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与应对的滞后。

第三,要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改革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真正懂公卫、有理论基础、有实践经验,疫情出现能站在防疫第一线的公卫人才,同时保障公卫人才的待遇。

第四,要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对战略物资的储备、调动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应急生产体系,将相关的企业纳入到应急体系中管理,以便当出现疫情时,能有效调动各企业,保障防疫物资的储备和产出;疾控中心、高校、医保局、医院、药监局、交通部门等相关单位要相互协助,建立高效的跨部门协作体系。


公卫人才要养兵千日也能用兵千日

如何看待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这两个不同的体系?吴息凤说,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既有所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现在国家强调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就需要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比如,以高血压为例,医疗服务给予的是诊断疾病,提供治疗方案;公共卫生服务给予的是患病前的筛查、预防,进行早诊早治,患病后的健康监测、健康生活建议等。

这次疫情暴露出的一大问题就是公卫人才的短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公共卫生不受重视。有的观点认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公卫体系,对千变万化的疫情能发挥的作用有限,甚至有人认为,能用到的时候太少,“性价比”太低。

“在没有疫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感觉不到公卫体系的作用。其实,正是因为公卫体系的努力,才避免了很多疫情的发生。这就好比足球比赛,赢球固然靠前锋进球,但后防线不失球也是重要保障,防止对方进球就是后防线的价值所在。”

有效控制增量是面对疫情时公卫的职责担当。那么在后疫情时代,公卫人才培养应该如何发力呢?吴息凤的解决之道是“稳存量,促增量。”她认为,公卫的人才需要具备四方面的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卓越的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浙大公共卫生学院的探索,就是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传统公共卫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纳入社会与行为科学、卫生管理、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多学科交叉能力。

对于不同层次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吴息凤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既要培养可以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日常工作的技术性人才,在疫情发生时能冲到一线去,也应该培养层次较高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技术型+研究型人才,在疫情发生时能及时研判帮助决策。

另外,她认为需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复合型人才,建立“4+3”全科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由公共卫生学院来培养全科医生。学生在前4年学习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知识,后面3年进行全科医学规培。“全科医学主要面向社区人群,非常需要有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所以可以由公共卫生学院对这部分人才进行多学科的培养,并给予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权利。”

疾控中心是执行公共卫生服务最主要的载体,是公卫人才的重要出口,更是直面疫情的重要战场。为了形成“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共赢局面,浙江大学与疾控中心在人才培养上,开展了积极探索。

去年7月,浙大公卫学院和杭州疾控中心正式签约,挂牌成立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附属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息凤介绍,这个合作模式中,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日常有机会参与到高校的研究和教学中来;同时,高校的师生也能参与到疾控中心的大数据分析中去,这不但能提升数据价值和师生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疾控中心的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

正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浙大公卫学院和杭州疾控中心加强合作和联动,一起制定了关于杭州市的疫情研判及分析工作、复工复学的政策建议,并成功地申报了几个疫情防控的重大科研项目。


大数据赋能“新公卫”

大数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深度影响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防控策略。用吴息凤的话说,“大数据让公卫迈进了新的时代”。此前,她的研究通过基于证据的人工智能在癌症连续体中创建强大的预测模型,从而为推动精准健康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吴息凤带领团队通过大数据聚类分析研判疫情传播特点,对各地政府采取防疫措施开展科学评估;并且通过构建精准的预判模型判断疫情发展趋势,为有关地区政府就复工复学等当前疫情关键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费时费力,而现在这一过程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进行,大大增加了时效性,也减少了人力成本。

吴息凤说,由杭州率先推出的健康码,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筛查出确诊病例的接触人群,及时发现并隔离隐形传染者,防治传染病蔓延。“健康码是科学防控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颜色进行分类、进行精准管理,避免了‘一刀切’的行为,也保障了疫情防控的有效进行。”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也倡导全球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比方说,浙江省公卫体系的创新防控措施“一图一码一指数”,依靠基于大数据的流行病学调查手段,追踪筛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有效隔离等措施是可以借鉴的;另外,也可以指导各国民众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防护,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疫情期间,整个浙大公卫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见诸期刊的论文却并不多。吴息凤说,当前的研究成果更应该为战胜疫情服务。“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主要是用于协助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进行疫情防控、给政府的复工复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给大众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可以说,我们努力把论文写到了祖国的大地上。”

(文:柯溢能 吴雅兰/摄影 卢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