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有约】周谷平: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根基

发布时间:2020-04-29来源:浙大新闻办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成效远超预期,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公共产品。

在这六年中,以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为主要依托的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也以更长远的目光,放眼世界舞台,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掌舵人,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谷平教授最为关心的是民心问题。

她说,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之中,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是其它“四通”的重要基础,民心通则路路通,民心堵则事事堵,民心问题必须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民生项目必须“小而精”

这几年,为了做好“一带一路”相关研究,周谷平跑了近20个沿线国家,从东南亚到中亚、西亚、中东欧再到非洲,她实地考察调研了很多中国在当地的新兴工业园区、大型设施的建筑工地。有几个项目让她印象深刻。比如,有的地方在工程进行的同时,组织当地居民参加绕岛毅行,为单亲母亲举行公益活动;有的地方给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组织他们做操锻炼身体。很多工程不仅项目本身做得好,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其他声音:“铁路造好了,乘不起”“体育馆建好了,设备开不起。”乍听确实刺耳,甚至有些伤心。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工程,反而是其他国家援建的菜场、医院更让当地老百姓铭记在心呢?

在周谷平看来,如果眼前的日常生活都还在“苟且”的状态,又如何要求百姓们畅想“诗与远方”呢?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未必都能取得我们预想的成果,必须同步“搭配”能满足当地老百姓需求的民生项目,“争取民心、满足民意是关键。”

周谷平带领课题组围绕“一带一路”与民心相通问题,以沿线国家民众民情民意为切入点进行调研,提出了推进民生项目应坚持精耕细作、民众获得、生态底线、人脉联通和适度宣传五大原则,“要沉下身、弯下腰,走进民众生活,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的援助是真心的帮助。”

为此,无论是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还是亚洲文明大会,周谷平每一次参加活动,都大声呼吁,在对外援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精英与草根、硬件设施与软件支撑的关系,“民生项目要跟企业一起走出去,建设项目做到哪里,民生项目也跟到哪里。很多时候,微小的路灯工程远比富丽堂皇的大厦工程更加契合百姓需求。”

在她的倡议下,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制度,要求承担援外工程的企业,在一开始就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配套设施的建设中。

“后来,我再到一个援建项目去看,那家中国企业在造铁路的同时,还帮当地挖水井。老百姓们都很喜欢,甚至提议政府把别的工程也交给中国来做。”周谷平说,这真是千金难买的“口碑”啊。

 

教育外交具有“水滴石穿”的长期效应

在民心相通重点合作内容中,教育位列七大类合作领域首位,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支撑作用和基础性地位。周谷平说:“从这些年来的沿线国家实地研究来看,教育是有明确需求导向和民意诉求的。”

在国内,周谷平率先提出了“教育外交”这一概念。早在2015年,她就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至今文章下载量超过18000次,引用量有300多次。

“教育外交兼具教育和外交两方面的基本属性,相较于其他外交形式,其主要特点表现在‘通’‘柔’‘惠’‘久’四个方面。”周谷平认为,教育外交讲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具有“水滴石穿”的长期效应,在加强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基础性、特殊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好的教育外交”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能构筑起新的桥梁与纽带。

目前,我国教育外交主要依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及吸引留学生来华等传统形式,比如在国外,提供的教育服务基本还是以孔子学院和工人培训为主,可以说尚处于一个为合作而合作、为交流而交流的基础层面。这些教育服务是否能满足需求呢?

周谷平曾经组织过一次以在华留学生为问卷对象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教育合作方面,受访者认为目前其所在国家迫切需要和中国进行合作的教育领域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由此,她提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教育外交”,可以着重考虑3个层面。一是从民生项目的角度培养“就业者”,对当地员工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培养民生项目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专门技术人员;二是从人文交流的角度培养“合作者”,通过来华留学、合作办学等形式加深对沿线各国社会和文化的互相认知与体验;三是从民心交融的角度培养“领导者”,通过高端培训、研修与教育项目等形式,培养和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领域未来相知相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此外,还应积极尝试包括建立品牌教育交流项目、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提供教育援助、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等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比如,可以在教育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支持下,探索合作建设国际性的“丝路工匠学院”,解决沿线国家就业、民生问题。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如果当地老百姓都能参与进来,成为受益者,就会对我们有更深的认同。”

 

搭好东西互动的桥梁

高校可以在促进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做点什么呢?

周谷平认为,大学是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提升文明交往的策略、智慧运用的策略、话语构建的策略和平台建设的策略等方面可以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其中,智库是一个重要的“先锋”。

西部院和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就是当前我国从事“一带一路”决策咨询研究的重要智库。周谷平和同事们深度参与了诸多国家重大战略制定和政策设计,包括全程参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等多份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要文件的起草;承担10余项国务院印发或批复的规划项目;围绕重大问题为国家高层咨政建言,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人才和技术支撑;联合国内外智库和研究机构成立了跨学科的研究联盟,为学术交流、研究合作和成果转化提供国际化平台。

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与周谷平早年的工作密切相关。在此之前的十余年,周谷平的研究重心是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

为了做好研究,年过50的周谷平去国家发改委挂职。因为她常常不在家,家里人曾经吃了一年的外卖,连女儿都受不了,问她:“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吃到你烧的红烧肉呀?”

几年之间,周谷平和西部院研究人员,北到大兴安岭,西至新疆阿克苏、南至广西凭祥,调研足迹遍布西部12个省(区、市),几乎踏遍西部陆上边境线,光是界碑,调研档案里就记录了数十块。中俄交界零下46度的黑河,由于小机场暖气坏了,周谷平和其他浙大老师冻得瑟瑟发抖;西南边陲的小村庄,因为地表瘴气“房子”搭在树杈上,他们就登上树和村民们了解情况。

在她的领导和直接推动下,西部院全程参与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等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的研究和起草。

这些实打实的研究工作使西部和沿边地区成了周谷平的第二故乡。她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西部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而反过来,我国西部地区、沿边地区的发展也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稳定器、桥头堡,“沿边地区的开放发展要放到‘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来思考,而‘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利用好沿边地区这座桥梁,达到东西互通、内外联动的效果。”

(文 吴雅兰 柯溢能/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