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综合

行读党史|浙大机械:寻真理味道 访百年初心

发布时间:2021-03-12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王湛 柯溢能3017

开栏的话:

从百年党史和浙江“红色根脉”中汲取精神、智慧和力量,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即日起,浙江大学开设“行读党史”专栏,以融媒体报道、全媒体传播形式,生动展现浙大党史学习教育新范式、师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新感悟,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风景的党史大课”。


●行读

这里是陈望道先生的柴房,101年前的1920年,他在这里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也是在这里,他误把墨水当成红糖蘸粽子吃,还觉得很甜。因此有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故事。”讲解员叫陈华仙,今年54岁,是陈望道的堂侄女。

这是浙江大学“领雁工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活动,义乌的陈望道故居是学校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

回望真理百年

陈望道故居位于距义乌市区30多公里外的分水塘村,是一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庭院建筑。周围山峦重叠,因这里的水流分别流入义乌和浦江,故称分水塘。1891年1月18日,陈望道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

“6岁入私塾,后来进入之江大学读书。他想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家里刚刚盖了新房,就是现在的这座故居,因此,家里没有足够的资金能供给他,”陈华仙带着大家在这座做工非常精美,有着大量东阳木雕的宅子里边走边讲解,因为是在讲述自己的家族史,她的声音很动容,感情很投入。

陈华仙说,结果,机智的陈望道,写了一幅字给父亲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父亲被他打动,把家里的140亩地,卖了120亩供他留学,他在日本早稻田等多个大学修读了多个专业,191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同年回国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

1936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接受记者斯诺采访时曾说:“有3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这3本书中就有1848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4月,由时年29岁的陈望道参照日文版和英文版翻译完成。同年8月,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不到一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101年前,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场景,展现在故居内。那是1920年春,29岁的陈望道回到家乡分水塘村,在年久失修的柴屋里,用两条长凳支起一块旧门板,既当床铺,又做书桌,凭借一盏油灯,日以继夜,伏案译书。

《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本身就很难,不仅是中文首译,没有资料参考,还要讲求通俗易懂,再加上环境的艰苦,陈望道花了比平时译书多5倍的时间才翻译完成。

在故居里,循环播放着一个宣传片,里面有对陈望道儿子陈振新的采访。陈振新说,在治学上严谨,是他佩服父亲的第一点。第二点,则是其对文字的把握,不仅准确,还通俗易懂。比如《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这句话时隔100年后再看,也不觉得晦涩。

与其它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相比,作为语言学家,陈望道的语言十分优美,随处可见一些修辞上的精彩语句,如“宗教的热忱,义侠的血性,儿女的深情,早已在利害计较的冰水中淹死了”。在陈振新看来,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仅万余字的小册子,流传甚广、影响巨大的重要因素。

在历史发生地传承历史

浙江大学有36个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陈望道故居是今年“领雁工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养历练活动的第一站。“大家学习《共产党员宣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为建党百年做出相应贡献。”浙大研工部副部长张晓洁说。

浙大机械学院副书记项淑芳则希望同学们能展开手上的《共产党员宣言》多看看,“会有个集体诵读的环节,在陈望道故居,回望初心,会有别样的味道。”

项淑芳说,百闻不如一见,党史学习不能停留在理论学习,要让同学们真正走进历史,在历史发生地开展党史教育就有别样的体会。“这种体会可以穿梭时间,当你看到百年前的草木楼阁,便能更好体悟他们对信仰之追求,对真理之探索。”

“30多位同学大多为2000年左右出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是屏对屏地认识周围的环境,真真让他们来走走看看,不仅接了地气,更有心入脑。”这是项淑芳的初衷,“例如我们在陈望道故居这几间房屋中,看到精益求精的东阳木雕,更看到文化的瑰丽。”

工业工程1701班的章贝宁同学除了重温“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故事,还参加了红色故事会。“当我走进这个百年院落的时候,我有一种要与一砖一瓦对话的感觉,从它们的生命纹路中,感受自己能在悠长时代中留下什么?”她说,作为大学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要赓续红色血脉,练就扎实本领,以推动科研的实在业绩,报效国家。

项淑芳认为,开学第一课,通过这样的示范性课堂,引导参加同学受教育的同时,等他们回去后,能够更好组织自己支部做好学习开展实践。“比如这次活动,除了参观外,还安排了一场浙大主题的红色故事会,从校友老师身上,讲浙大人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一位同学讲林俊德校友以身许党,战斗到最后一刻。一位同学讲吕维雪教授开创学科的筚路蓝缕,一位同学讲陈薇院士在开打第一针疫苗时的果断坚决。”

“不同学科的不同同学,通过这样一次实践活动,交流故事,相互启迪。是他们本身受了洗礼,同时听的同学也受到感染,受到教育”,项淑芳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同学们通过红色故事会,就实践着这个观点。”

●党史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1891年1月18日,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望道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1920年,陈望道在故居的柴房中首译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同年8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发行,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的事。它创造了历史的思想起点,它影响了无数激进民主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由此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让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感悟

这次到陈望道故居参观学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先生在柴房废寝忘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新时代青年更应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作为医学生党员,我们所坚守的初心和信念就是尽心尽力救助每一位患者。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虽然我们医学生不能像无数医护人员那样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肩上的责任,积极参与抗疫相关的科研攻关项目和志愿服务工作。此刻的我们更要不断夯实专业基础,将来以过硬本领做健康中国的建设者,做伟大中国梦的圆梦人。

——医学院2020级博士生陈瑞雪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如何践行初心?对每个人来说,初心更为具体。比如陈望道先生致力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将先进思想带给中国,我想这就是他的初心。作为一名医工信交叉融合专业的学生,我们正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投身医工信交叉的创新研究,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责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任舒婵

陈望道有两个兄弟、两个姐妹,陈父对这五个子女的教育一点儿也不含糊,卖掉了部分田地供五个孩子到县城读书。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能攒下一笔钱购置土地,陈父无疑是了不起的。而散尽积蓄只为了子女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我心中升起的情绪不是赞叹而是震惊。除此之外,陈父的“德智体劳”全面教育,陈母的以身作则、宽以待人,以及陈望道对他的子女的教育方式,都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家风”的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任奇

(作者 王湛 柯溢能/视频制作 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