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风采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浙大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党旗所向 白衣为甲

发布时间:2021-08-12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754

在疫情肆虐的风雨中,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闻令而动,争分夺秒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同年9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份荣誉,凝聚着全体浙一人的奋斗、担当和拼搏。”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这场战“疫”是检验医院能力和水平、查找漏洞和不足的试金石。关键时刻,医务人员舍生忘死挽救生命,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经受考验,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初心和担当。

  

危急时刻,党员显担当

2020119日,浙大一院确诊杭州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战“疫”号角吹响,包括2700名党员干部在内的全体医护人员进入战时状态。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声令下,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承担起救治全省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重任。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所综合性医院改造成基本符合传染病专科医院标准的医院,是史无前例的挑战。在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浙大一院仅用3天就对病房、ICU、急诊、放射科等区域进行了紧急改造;与此同时,医院克服防护物资紧缺的困难,调集全院之力保障一线医护人员所需。

12小时全面启用之江院区隔离病房、24小时安全转移所有患者、72小时打造完成省内抗疫主战场,一连串数字,彰显浙大一院与病毒作斗争的坚定决心。

危急时刻,党员显担当。浙大一院先后发出致全院党员、致全院干部等的5封公开信,鼓舞斗志;1个月内火线召开13次专题党委会,指明方向;4个临时党支部诞生在之江院区隔离病房主战场和驰援武汉一线,凝聚力量……从始至终,党旗高高飘扬在战斗一线。

 

攻坚克难,守住生命防线

“那些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有看见过这些医护人员的眼睛。”223日,之江院区第七批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一位治愈患者在面对医护人员时哽咽着说。

看到这一幕,参与救治该患者的感染病科青年医师苏俊威顿时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淡淡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家中63岁的父亲刚做完肺移植手术,他何曾不挂念?但“疫线”如火线,他选择坚持和同事们并肩奋战在负压病房里。

感染病科副主任徐凯进是最早一批进入病房的医生之一,每天工作安排精确到以分钟计,脱下防护服时他往往早已浑身湿透。由百余名像徐凯进这样的医护人员组成的重症救治团队,成为生死线上的“特种部队”,每天与病魔殊死搏斗。

医院不光调集最优秀的医生,还投入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进行救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之江院区监护室主任李彤至今记得,医院最高峰时曾同时有11位患者依靠ECMO维持生命,一位患者在成功撤机的那一刻,泪如雨下。

截至目前,浙大一院累计治愈率达100%,实现所有医护人员“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诊”、确诊患者“零死亡”。来之不易的战果背后,是全院上下一条心,对“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的严格落实,对生命至上、同舟共济信念的有力践行。

除了坚守浙江主战场,在武汉,4支浙大一院援鄂医疗队奔赴金银潭医院等地,一次次开展生死较量;在意大利,7名医疗专家火速出征,为全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浙江力量”……

 

毫不松懈,常态化防控紧锣密鼓

9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朵朵鲜艳的大红花,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党和人民把最高礼遇献给最可敬的人。梁廷波代表浙大一院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接过荣誉,难掩心情激动,回来后,他第一时间和团队分享了这份荣光与骄傲。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自身传染病学科优势,谋划设置国家传染病应急医学中心与国家应急医疗战略储备基地。”梁廷波表示,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浙大一院将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在落实疫情防控和保障医疗服务方面做好平衡,以“平战结合”的理念,在更高层面实施“四个集中”战略。

全院一盘棋,上下一股劲。在庆春院区5号楼重症监护室里,正在查房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郑霞对记者说,战斗的号角不曾停歇,为了打好秋冬疫情防控战,她将继续传承伟大抗疫精神,不断精进专业技术,全力为患者服务。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整编:周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