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十二届艺术季系列活动火热开展,高水平艺术展演话剧《雷雨》深受喜爱,门票供不应求。高雅艺术走进校园,传世经典再现舞台,同学们呼声高、期待高,背后的旺盛需求值得思考。透过《雷雨》的门票,大家希望高雅艺术在浙大,雷声要大,雨点更要多。
邀请高雅艺术走进校园,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参与第二课堂、探索艺术世界、接近与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是师生心之所向。在这个短剧微剧盛行的时代,放下手机奔赴剧场,是师生们对经典剧目的喜爱,更展现出了经典穿越时代给人的启迪和感染。这也展现出美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独特价值。
这些年,叫好叫座的“一票难求”现象在校园中屡见不鲜。师生们朴素的期待,就是学校作为重要的供给侧,能够引进更多高雅艺术进校园,丰富文化活动的品类与数量,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形式多样的高雅艺术,让美的教育走进身边,走进心间。
另一方面,校内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应充分调动起来,“盘活”校内资源,支持原创剧目的排练演出,让艺术真正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我校已有不少组织与社团致力于创作和推出优秀艺术作品,例如文琴艺术总团、黑白剧社、越剧社等,他们用热爱与匠心呈现精彩演出,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的忠实师生粉丝。期待学校持续支持这些组织,加大培育力度,鼓励他们不断创作,演绎更多优秀的原创作品,让经典永流传,让创新永迸发。
高雅艺术不是曲高和寡,应该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期待学校开展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师生参与到艺术的创作中来,让越来越多的师生沉浸在浙大创造的校园文化中来,让高雅艺术触及和滋养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系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视听传播方向2022级本科生
《浙江大学报》 895期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