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张浚生、校长潘云鹤在浙江大学微系统研究和开发中心听取了该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汇报,强调要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在高起点上尽快突破,实现跨越,为学校建设更多的学科交叉中心提供有益的经验。汇报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陈子辰主持。
微系统研究和开发中心成立于今年四月,是我校第一个成立的跨学科组建的交叉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横跨6个学院的相关教授和科研人员为了一个新的学科的发展,自愿融合到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这个处于前沿的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并开发出了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新产品。
据介绍,微系统科学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微型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它以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科学发展为基础,将微型光、机、电、化和生物等元件集成,组成可以完成获取信息、处理与执行的微系统。由于微系统的出现,使得生物、化工、医疗等学科需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研究成为可能,目前,微系统已在航空航天、医疗仪器、通讯等领域得到应用。微系统研究的特点还在于学科交叉与综合,微尺度效应理论、材料技术、设计技术、微制造技术、微通信技术、微测试技术、微控制技术等,都是微系统技术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特点与我校学科门类全、学科交叉气氛浓相吻合,为微系统研究中心的成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潘云鹤在听取汇报后指出,学科交叉中心的重要作用首先是集成,把相关方面的成果集合起来,微系统这个领域非常重要,可以成为一个样本;其次是交叉,学术交叉既可联合申请项目,又可交流学生;第三是产业化,既考虑学术研究的“顶天”,又考虑各种基础产品的“立地”,这三个部分具有普遍的意义。他说,纳米工程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围绕微系统研究,学校应大力支持。中心在微测量、微传感方面的研究特别强,可能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他表示支持中心成立公司搞产业,并依托科技园区,尽快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办出几个非常好的高科技公司,让教授们迅速富起来。潘云鹤希望有6个学院集成的中心要搞好发展规划,有重点地进行系统的国内外分析,抓住自己的强点、亮点、在高起点上寻找突破口,努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这一学科研究前沿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