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高教管理

潘云鹤:高校不应投资办企业

发布时间:2001-09-19来源:作者:6443

近两年,高校概念股在中国股票市场表现不俗,受到股民们的热烈追棒。高校办企业,高校企业采取各种方法上市,已成为一种“现象”。对此“现象”,社会和高校系统内部褒贬不一。6月26日,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在接受《21世纪》记者采访时,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1世纪》:最近,围绕着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制订,尤其关于“当4G来临时,清华同方会成为最大赢家”的说法,在高等院校内引起了争议。大学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市场利益的竞争关系?
    潘云鹤:从原理上讲,大学之间不应有企业上的竞争。国外大学没有企业方面的竞争。当然,它们之间有科技成果方面领先不领先的问题,这是由排名引起的。大学搞到企业上的竞争是不正常的。
    高清晰度电视国家计划是由上海交大、浙大等单位承担的,上海交大搞的是编码技术,浙大搞的是传输技术。清华大学我听说是海外回来的几位学子搞的,他们的目的是想办企业,办企业当然要进行一些宣传。他们可能是以企业的行为进行的,交大和浙大是从国家技术攻关上进行的,这两个行为我认为代表着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可一概而论。你们看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体会它们的内涵。
    《21世纪》:与其它一些著名高校不同,浙大校办企业似乎比较弱,上市公司中只有浙大海纳一家,目前它们的状况如何?
    潘云鹤:浙大企业在全国大学中排名第十位左右。我们企业的情况是星星很多,缺乏月亮和太阳,缺乏很大的上市公司。我们较大的企业只有一家浙大海纳,它运行非常稳健,整个股票缓慢上升,不像其它兄弟院校有些企业,进行各种操作,上得比较快,有时波动也比较大。我曾对我们的企业讲,应向有些兄弟院校学习,我发现他们不大愿意去学,他们想符合规范地、稳步地上升。上市公司是股份制公司,不是学校管理的,我们也不应该多管它。浙大认为,学校不应该办企业。
    《21世纪》:您能否详细阐述一下其中的理由?
    潘云鹤:这个观点也是我和很多大学校长不大一样的地方。学校的教授可以去担任企业的董事长,但我不希望他们担任企业的总经理。总经理要运行一个企业,必定没有精力来搞学问,很难继续再当教授。大学教授的成果可以转化到企业,可以持有企业的股份,因为不占有股份的话,不利于成果转化,所以他们可以去当董事乃至董事长。
    《21世纪》:学校办企业所获取的资金,不是可以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并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吗?
    潘云鹤:学校可以从技术转让中持有股份,从股份中吸收利润来支持学校的发展。不要去指挥一个企业的发展,指挥一个企业往往不能成功,我已经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现在国外的大学和企业家里面,对中国的大学提出了疑问,说大学是非赢利单位,中国的大学既然办了企业,我为什么还要给你援助?港澳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国家给大学钱是办学的,不是办企业的,不应该把钱投到企业里面去。如果某个学校投资2000万元去办个企业,我认为这个钱不应该投,这个钱投错了。你可以把成果投到企业里去,这对大学和企业都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浙大现在的基本采用这样的方式。
    中国的大学有历史性,过去办了很多校办企业,这些企业应该逐渐与大学分离,成为社会上的企业。
    《21世纪》:听说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您提交过一份这方面的提案,结果如何?
    潘云鹤:我提上去后,他们认为这不应该是个提案而是个建议,我就变成建议提上去了。
    我认为,所有的学校企业用大学命名,如浙大海纳、清华同方、北大方正,这些企业中大学的名字,应该通过法律进行取消。大学要永远办下去,企业却有升有降,100年的企业很少,能够办200年的企业更少,你如果倒台的话,人家会讲你浙大倒台了。现在大家都用学校命名,要一个大学取消很困难。国家出个条款,大家都不用,事情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