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原则,融语言知识和综合能力于一体。
《新编大学英语》“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把英语活动分成两块:一块是课内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块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外阅读和听力训练。这样编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辛勤的创造性劳动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新编大学英语》教材信息量大,涉及多门学科,真正把学生投入到了语言的海洋中去了。
二、 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具体的语言知识并训练其运用,还有责任告诉他们如何自学、如何记单词、如何使用工具书等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其次,教师应是学生活动的鼓动者和参与者。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扮演角色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自觉参与。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学生的情况,参加学生的活动。最后,教师还应该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者和学习中的“帮手”。
三、教材编写尚有不足之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
1.不足之处 :第一,《新编大学英语》与中学教材不接轨,突出表现在词汇量过大。第二,由于采用主题模式,教材的编排没有做到先易后难,课文难度不平衡,跳跃性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提高。第三,听力内容强求和课文一致,造成听力材料忽难忽易,忽长忽短,且语速太快。第四,一些课文主题与学生的实际脱节,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同时,一些练习难度大,学生难以完成。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第一,《新编大学英语》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这似乎与新大纲的要求有点相悖。第二,课堂活动多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第三,传统的四、六级考试制约着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是教学要求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灵活机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2001年第3期《交通高教研究》穆宝清/文)
《新编大学英语》“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把英语活动分成两块:一块是课内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块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外阅读和听力训练。这样编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辛勤的创造性劳动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新编大学英语》教材信息量大,涉及多门学科,真正把学生投入到了语言的海洋中去了。
二、 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具体的语言知识并训练其运用,还有责任告诉他们如何自学、如何记单词、如何使用工具书等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其次,教师应是学生活动的鼓动者和参与者。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扮演角色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自觉参与。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学生的情况,参加学生的活动。最后,教师还应该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者和学习中的“帮手”。
三、教材编写尚有不足之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
1.不足之处 :第一,《新编大学英语》与中学教材不接轨,突出表现在词汇量过大。第二,由于采用主题模式,教材的编排没有做到先易后难,课文难度不平衡,跳跃性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提高。第三,听力内容强求和课文一致,造成听力材料忽难忽易,忽长忽短,且语速太快。第四,一些课文主题与学生的实际脱节,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同时,一些练习难度大,学生难以完成。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第一,《新编大学英语》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这似乎与新大纲的要求有点相悖。第二,课堂活动多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第三,传统的四、六级考试制约着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是教学要求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灵活机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2001年第3期《交通高教研究》穆宝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