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求是学人

浙江新科院士有感慨

发布时间:2001-12-11来源:作者:5982


    我省今年中科院惟一的新科院士徐世浙对记者说,院士的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很有必要,有了这一准则,既便于院士对照检查,也便于院士接受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徐院士自己的科研成果就受到过别人的剽窃,并深受其害。当年他在青岛海洋大学工作,有一位姓姜的青年教师在其1991年出版的一部12万字的书中,有一章节的两万字,几乎只字未改地抄袭和剽窃了徐教授在一个学习班上给学员们编写的讲义和给研究生上课的讲稿。
    
    同样是这位青年教师,1992年他在一杂志上发表的8000字论文,其中竟有4000字再次剽窃了徐教授的研究成果。1995年底,徐世浙在审查这位青年教师在职博士学位的材料中,发现了其剽窃行为。但这位青年教师不但不认错,反而对徐教授进行造谣和诬蔑。
    
    万般无奈,徐世浙只好诉诸法院。虽然,最后法律还了徐世浙一个公道和清白,但其间他也虚耗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身心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徐院士说,你们做记者的,肯定参加过科技成果鉴定会之类的,许多成果鉴定都说,某某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国际水平。这其中难道没有水分吗?如果我们真有那么多世界水平,我们的科技还会这么落后吗?但如果人家都说“某某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你却说:不一定吧。恐怕你下次就没有机会出席成果鉴定会了。所以我认为这次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中的第七条“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活动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不徇私情”就很有针对性。
    
    现在科学界学术批评争鸣的空气不浓也是徐院士感触最深的,他认为科学家最可贵的精神是原始创新,没有争鸣就没有良好的交流互动,大家都在各自的小圈子做研究,这样不利于科学家的成长。(记者王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