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二十一世纪物理的挑战”学术研讨会在浙大召开
今天上午,为纪念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成立十周年而举办的“面对二十一世纪物理的挑战”的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邵科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和冼鼎昌分别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生命科学中的物理”的主题报告,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物理学对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李政道博士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分别为中心成立十周年发来贺信并题词,李政道的题词是“面对21世纪物理的挑战,求实创新努力作出贡献”;路甬祥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中心已取得的成就,他说:你们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心已基本实现了李政道先生与我在中心建立时提出的目标:使中心成为我国基础科学的强有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基地之一。
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是1991年在李政道博士和浙江大学原校长路甬祥的共同协商倡导下创办的,李政道博士亲任主任。10年来,中心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学术队伍,成为我国培养物理学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为国家培养了10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现在读研究生就有40余位。在学术上,中心在粒子物理和新物理探索、强关联系统理论及非平衡态临界动力学等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人员发表的400余遍论文中,有14篇发表在国际物理学界最顶尖级的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关于自旋轨道理论研究的论文单篇引用超过60余次,已成为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引文;关于临界动力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后的5年中引用超过400次;关于加入超对称假定后的标准模型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突破,论文引用迄今已逾千次。
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贺贤土院士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亮点,给21世纪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他希望青年物理学家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有价值的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将物理学与技术应用结合,丰富人类的物质文明内涵,造福全人类,这正是我们物理学家,特别是青年物理学家的责任。”
“面对二十一世纪物理的挑战”研讨会将有30余场次与量子场论和格点规范、凝聚态理论、理论物理相关的主题报告,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15位院士和美国、澳大利亚,北京、南京、兰州、西安及香港的数十位中青年理论物理科学家出席会议。浙江大学副校长程家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学校对各位科学家的光临表示欢迎和感谢。(梓 文)
今天上午,为纪念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成立十周年而举办的“面对二十一世纪物理的挑战”的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邵科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和冼鼎昌分别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生命科学中的物理”的主题报告,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物理学对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李政道博士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分别为中心成立十周年发来贺信并题词,李政道的题词是“面对21世纪物理的挑战,求实创新努力作出贡献”;路甬祥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中心已取得的成就,他说:你们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心已基本实现了李政道先生与我在中心建立时提出的目标:使中心成为我国基础科学的强有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基地之一。
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是1991年在李政道博士和浙江大学原校长路甬祥的共同协商倡导下创办的,李政道博士亲任主任。10年来,中心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学术队伍,成为我国培养物理学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为国家培养了10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现在读研究生就有40余位。在学术上,中心在粒子物理和新物理探索、强关联系统理论及非平衡态临界动力学等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人员发表的400余遍论文中,有14篇发表在国际物理学界最顶尖级的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关于自旋轨道理论研究的论文单篇引用超过60余次,已成为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引文;关于临界动力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后的5年中引用超过400次;关于加入超对称假定后的标准模型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突破,论文引用迄今已逾千次。
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贺贤土院士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亮点,给21世纪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他希望青年物理学家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有价值的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将物理学与技术应用结合,丰富人类的物质文明内涵,造福全人类,这正是我们物理学家,特别是青年物理学家的责任。”
“面对二十一世纪物理的挑战”研讨会将有30余场次与量子场论和格点规范、凝聚态理论、理论物理相关的主题报告,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15位院士和美国、澳大利亚,北京、南京、兰州、西安及香港的数十位中青年理论物理科学家出席会议。浙江大学副校长程家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学校对各位科学家的光临表示欢迎和感谢。(梓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