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求是学人

在“生命禁区” 播种绿色希望

发布时间:2003-01-10来源:作者:5848


    从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归来,浙大年轻女讲师梁清华向学生们讲述了她在参加“保护藏羚羊”志愿者活动时的经历。
    
    2002年11月24日下午,刚从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归来不久的浙江大学讲师梁清华,应邀来到了义乌工商学院,为学生们讲述了她在参加“保护藏羚羊”志愿者活动时的那一段难忘岁月。
    
    对多数学生而言,可可西里是陌生的,至于藏羚羊,虽然略有耳闻,但也不清楚由于盗猎分子的疯狂屠杀,它已经成了濒危野生动物。实际上,就连因打击盗猎活动而声名显赫的“野牦牛队”,学生们也几乎是一无所知。于是,坦诚而聪慧的梁清华就引领着他们,走进了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走进了可可西里的那一片神秘的土地。
    
    人与自然直接对话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由于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因而保存了较为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淘金者、捞卤虫者和盗猎分子涌入可可西里,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严厉打击盗猎,保护藏羚羊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002年3月22日,青海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北京宣布,向全社会招募保护藏羚羊志愿者。半年多来,已有5批志愿者踏上了这块土地,梁清华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昆仑山口,来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抬头四望,是无垠的高山荒原,寂静得连呼吸都听得见,这里是真正的无人区。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不能简单地用“艰苦”两字来形容的。作为一名大学讲师,梁清华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因而,在可可西里,吃首先就成了问题。山上的工作人员因为上山一次不容易,有时一呆就是一个月,甚至3个月,所有的生活供给品必须一次带上山。这样,就可以想像在山上能吃些什么了。在山上,水也是很稀缺的资源,洗衣服非常困难,洗澡则完全不可能。
    
    此外,在梁清华等志愿者们工作的可可西里卓乃湖保护站,根本就无电灯、无电视,也没有娱乐生活。由于保护站平均海拔高度在4600米以上,高寒、缺氧,对身体损伤很大。
    
    即便是这么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队员们仍然坚守岗位,尽心尽力地从事野生动物和生态保护工作,心中感到无限的满足。因为在这里,早晨可以听到蒙古百灵在帐篷外鸣叫,藏羚羊、藏原羚等在闲庭信步,还有那在洞穴间穿行的沙狐、狐狸、鼠兔,在湖面上嬉水的赤麻鸭、斑头雁、鱼鸥,人在这里可与大自然直接对话。
    
    大自然是如此美好,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志愿者发现,每个保护队员对野生动物都抱有一种常人罕有的热爱。他们多次谈到抓获盗猎分子时那种气愤的心情,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时的那种怜悯之心,以及喂养幼兽、雏鸟时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喜悦之情。他们说,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更不能随便伤害动物,因为动物不会像人类那样能够周全地保护自己。
    
    拯救的不仅是藏羚羊
    每年11月至次年7月,是打击盗猎活动的主要季节。因为,这段时间为藏羚羊长绒期,对盗猎分子诱惑力极大,这也给执法工作带来较大难度。然而,值得欣慰的是,2002年以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还未曾发生过一起既遂的盗猎案件。这除了得益于各保护站加强巡山外,招募志愿者活动也给企图盗猎者以巨大的震慑。
    
    除了协助监督执法,梁清华等志愿者还参与救助迷途或受伤的野生动物。一次,中铁三局二处的施工者在工地上拣到了一只右前肢受伤的幼小藏原羚,于是,保护队员就用奶瓶给它喂奶。或许是不习惯奶瓶,这小东西就是不喝,挣扎着一次次把奶吐出来,弄了喂奶人一身。没办法,其中一名叫东周才仁的队员就抱起这只藏原羚,像母亲哺育婴儿一样嘴对嘴给它灌奶,慢慢地,小东西乖乖地伏在喂奶人的臂上,一口口地把奶汁吞咽下去了。
    
    据统计,在沱沱河保护站,仅2002年以来就已救助了2只藏羚羊、4只藏原羚等动物。2002年秋日的一天,在梁清华等返回卓乃湖保护站的路上,就看到了50多只藏羚羊,它们一点也不怕人。
    
    关于棕熊的有趣
    故事则有很多。一次,卓乃湖保护站几个人巡山归来,发现炉火已熄的帐篷里有一头棕熊躺在床上,被子里填塞的棉絮被它扯开了,并盖在自己身上。看到人来,熊就知趣地走开了。在清点物品时发现,凡是帐篷里熊喜欢吃的东西都被它吃了,甚至包括罐头。
    
    当然,保护队员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恼火。相反,他们每次还要把自己有限的粮食撒在帐篷门口,让已经养成习惯的鸟儿来觅食,那种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真是令人感动。
    
    志愿者用行动实现理想
    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是人类应尽的义务。然而,在当今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是每个志愿者及全人类的职责。为此,在可可西里的日子里,梁清华与其他志愿者一道,进行保护生态和野生动物的环保宣传,同时开展了在保护区内拾捡垃圾等活动。
    
    西部的景色是壮美的,容不得人们玷污她。当笔者问梁清华这次去可可西里的感受时,她说,她天性就喜欢自然,喜欢树木,喜欢绿色。为此,她还加入了“自然之友”组织,“自然之友”的宗旨是不唱绿色高调,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只要是有助于环保的活动,她都尽量报名,此次可可西里志愿者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她所理解的环保志愿者,首先就是播种机,志愿者通过参与某次环保志愿活动,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传达给身边人,以引起更多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