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高教管理

求 是

发布时间:2003-09-02来源:作者:15427

“求是”是浙江大学的校训,亦是笔者所见文字最为简洁而寓意却极为深刻的校训之一。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浙江巡抚廖寿丰和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求是书院”。“求是”则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词。当时正值变法前夕,新学兴起,也为穷经证理,注儒训诂的书院私学带来了一股新风。当时廖给清廷的奏章就说:“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力主“求是书院”以培养“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切于实用”的人才为办学宗旨。这在当时也是有政治眼光的。其开设的课程也不是四书五经一类旧学,而是“国文、英文、数学、格致、化学、历史、地理、体操等”。甚至聘请了美国传教士为总教习,并开各省派遣留日学生之先河。戊戌变法后,1901年改名为浙江求是大学堂,次年又改称浙江大学堂。1914年后一度停办,1928年复办后定名为浙江大学。
    
    复办后的浙江大学百废待兴。1936年4月,竺可桢先生出任了浙大校长。作为哈佛大学的博士,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在领导浙江大学的13年中,他为这所著名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的以“求是”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不仅塑造了几代浙大人,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大学精神。竺可桢也成为我国与蔡元培、梅贻琦齐名的少数几位高山仰止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浙江大学从“求是书院”以来就有读书不浮躁,做事讲勤奋的传统学风。为了发扬这种学风,1938年11月,竺可桢先生在校务会上提出把“求是”作为浙大的校训。“求是”两字除了源出《汉书》外,明代浙江大哲学家王守仁也有“君子之学,唯求其是”之语。在给学生做报告时,竺先生对“求是”精神的涵义有过深刻的论述。
    
    他认为,“求是”的本质是对真理的信仰,英文是Faith of Truth。美国最老的哈佛大学校训亦是“求是”,可谓不约而同。他说:“求是就是要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并以布鲁诺、伽利略、牛顿、达尔文、赫胥黎等,不怕火焚,不怕唾骂,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来激励大家。
    
    同时,他认为“求是”也是一种精神,即“牺牲精神”。他说:“我校求是精神,即只知是非,不顾利害。诸葛亮之‘成败利钝,非所逆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此意也。”他希望浙大的学生都应具备这种精神,“不顾利害以求真理,祛除成见以就理智”。他自己在浙大以身作则,学问一丝不苟,读书慎思明辨、考察真实记录,待人诚恳谦和,处事克己奉公,成为师生的楷模(参见《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
    
    此外,竺先生对“求是”的路径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求是”之路径不完全限于读书或实验。他说:“《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艰难西迁,竺先生在“学、问、思、辨、行”五字中,更突出“笃行”的思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推崇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张苍水反清复明舍生取义,从容就义的精神,都源自于求是精神。他希望学生“学成以后将来能在社会服务……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拯救我们的中华民族,拯救我们的祖国,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这就是大家到浙江大学来的共同使命。”
    
    追求真理,不怕牺牲,博学笃行,拯救祖国的“求是”精神,在竺先生的倡导躬行下,使抗战中的浙江大学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一批名师荟萃浙大。数学有钱宝琮、陈建功、苏步青,物理有胡刚复、王淦昌、朱正元,化学有王葆仁、王琎、卢嘉锡,生物有罗宗洛、贝时璋、谈家桢,土木工程电机有钱令希、王国松,历史、地理有谭其骧、任美锷、钱穆,农学有蔡邦华、吴福桢,教育有费巩、黄翼、丰子恺等。在学生中后来亦有李政道、吴健雄、谷超豪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出现。真是群星灿烂,人才济济(参见《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竺可桢1939年2月4日对浙大学生的演讲)。
    
    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年代,浙大能聚集这么多学界泰斗、民族精英,也是竺先生“求是”的办学理念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清华大学梅贻琦曾有著名的“大师”说,而竺可桢则有“灵魂”说,即“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我想魂者应是崇高之精神所在,知识之力量所依,良好之学风所继。在竺先生看来,一所好的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有好的教授,他们是知识、人格、校风得以传承的校魂。他说,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他们云集学校就会酿成崇尚学问的良好学风、熏陶培养出博学敦行的人才(参见《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竺可桢1936年4月25日就任浙江大学校长之演说)。竺先生以“求是”为主旨的办学理念是如此的朴实无华,又博大精深。他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尤如先生自己所言的是海上之灯塔,社会之光芒。
    
    (余翔林) (2003-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