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前沿

太阳活动可能触发特大地震

发布时间:2004-01-14来源:作者:2212


    我国天文学家、地震学家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对我国和蒙古西部地区东西向和近东西向断层上8级以上大地震,很可能具有触发作用。
    
    发布这一研究成果的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韩延本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郭增建研究员、吴瑾冰等研究人员。国家天文台韩延本说,特大地震发生规律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特别重视的,科学界一直在寻求可能影响和触发大地震的各种因素。其中,一些国家的学者对太阳活动与大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初步结果。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高山威雄等人就研究认为,太阳活动引起的气象变化可能触发地震。其后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在地壳内产生的感应电流、地磁异常,以及通过对大气环流等的作用影响地球自转,都可能成为触发和影响大地震的因素。这些结论虽然可能“还欠明确,并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表明太阳活动对地震是有影响的。
    
    韩延本介绍,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部发生近50年来中国大陆最大并且唯一超过8级的特大地震,引起了地震界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这次地震发生在太阳活动第23周峰值出现后不久,尤其是在该周的次峰刚刚过后(主峰和次峰分别在2000年7月和2001年9月),引起了课题组人员的注意。
    
    研究人员认识到,地震与许多现象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复杂性的问题。由于发生地震的断层的特征有差异,在研究如太阳活动等外部因素对地震的影响时,应结合地震断层的特征进行研究。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中国和蒙古过去四百多年间一些大地震的相关数据,从震源物理的角度就太阳活动对特大地震可能的影响和触发作用展开了研究。
    
    研究人员从《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国强地震目录》等资料中,分别收集到中国和蒙古国西部1900年以前和以后8级和8级以上大地震的地震参数和当时的太阳活动数据;震级不到8级但震中区的烈度很高的唐山地震也被列入研究范围。分析发现,发生在太阳活动峰段附近的8次大地震,有6次地震的断层为东西向或近东西向;而其他方向断层上的15次大地震中,14次的发生时间都不接近太阳活动的峰年,距离超过3年或4年,有的接近谷年。对日本和土耳其3个8级以上地震的初步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韩延本等分析认为,东西向或近东西向断层上大地震与强太阳活动的密切关系,可能与太阳活动峰段时多发的大磁暴引起的强烈地磁场扰动有关。虽然因地壳内实测资料的缺乏,目前还难以定量地描述地震的触发过程及触发作用滞后的时间长度,但8级左右的特大地震孕育到晚期时,震源处已处于非线性的不稳定状态,任何微小外因的触发作用都可能被放大,从而可能对大地震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韩延本表示,因为难以得到其他国家的详细的地质构造资料,课题组得到的初步结论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大地震的分析,因此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工作,加以验证和补充。但不管怎样,太阳活动对地震的影响“确实存在”。目前,太阳活动的研究不断深入,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如果对大地震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取得更好的认识,对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也将极为有益。
    
    (记者刘英楠)200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