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社会服务

浙大教授养土鸡

发布时间:2004-04-05来源:作者:21887

  
    土鸡热销在杭州、上海、福州、苏州等地的家禽市场,宁海土鸡经常会出现缺货断档、供不应求的热销场面。而每当一车车装载着宁海土鸡的货车徐徐驶出这里的绿色生态养殖基地,鸡农们高兴地数着一叠叠卖鸡所得的钞票时,正在一旁的屠友金教授总是满脸喜悦,笑容似春光般灿烂。
    
    宁海土鸡是我国优质地方品种杂交的后裔,它放养在无任何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的丘陵山坡、果园、竹园里,以食虫草为主,辅以无激素、色素的专一饲料,饲养期是速生鸡的三倍,即120天以上。宁海土鸡肉质细嫩、鲜香味浓郁、美味可口,具有乡村土鸡的特有风味。该土鸡先后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并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等11个荣誉称号。宁海土鸡绿色生态养殖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宁波市绿色农产品基地。
    
    一项开发仅4年时间的农产品,缘何成为当今家禽市场上的热销品种?这里有着浙大教授屠友金的辛勤付出。阳春三月,记者专程来到宁海县东乡力洋镇,采访了这位被当地农民称之为带给致富福音的园丁。
    
    初到宁海
    
    今年56岁的屠友金外表文质彬彬,黧黑的脸膛上刻有岁月留下的皱纹。他用一口带着浓重上虞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他是绍兴上虞县章家埠村人,1970年被推荐进浙江农大读书,学的是畜牧兽医,毕业后留校任教,走上了一条教书育人的道路。
    
    说起自己到宁海帮农民养鸡,屠教授说还有一番传奇色彩。那是2000年3月中旬的一天,身为浙大副教授的屠友金在天台农村考察途经宁海时,想起同校的老师王政贵正在宁海县挂职担任副县长,就打电话向他问个好。当天中午,屠友金与王政贵两人相聚了,吃饭时,王政贵约来了宁海农业局的一名副局长和县畜牧中心的同志。席间,王政贵对他说:“屠教授,你是学畜牧业的,现在我们宁海有许多农户想养鸡致富,但缺少科技含量,你能不能帮个忙。”屠教授沉思了之后说:“我对农民有感情,只要对农民帮得上忙,我会干的。”
    
    当天,他们来到力洋镇一个叫山横村的小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间间破旧简陋的草舍,这是当地农民养鸡的地方。当陪同他前往现场的同志脸上有些尴尬时,屠教授却凭着自己睿智的目光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这里无工业、农业污染的绿色环境、翠竹环绕的半山区地理特征,都是土鸡采用多种生态环境放养模式的最佳地点。他当即决定利用浙江大学的科技优势,在这里办一个颇具规模的土鸡养殖场。
    
    这天,屠教授还见到了惨淡经营着的力洋建维家禽发展公司的经理孔建维。外表朴实的孔建维,给屠教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屠教授养鸡的决心更大了。
    
    约法三章
    
    2000年4月5日,屠教授作为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的代表与宁海县政府联合办养鸡场的洽谈还在进行,而急于帮助农民致富的他已将首批鸡苗从仙居运到了力洋镇。仅仅过了一个月,浙江大学与原力洋镇建维家禽发展公司合资的振宁公司成立了。屠教授与孔建维定下了决不赚农民血汗钱的“约法三章”,还定下办振宁公司的目的是给当地农民指一条致富的路。
    
    可是第一批优良鸡种到了山横村后,一些农民对这些鸡能否养好、养好后能否卖个好价钱心存疑虑。他又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我以前也是农民,不会干对不起你们的事,只要不怕吃苦,鸡能养成功的。”他还推出许多优惠政策:公司提供鸡苗、提供饲料、提供技术和保证回收。有了这个承诺,一些农民放心地养起了宁海土鸡。
    
    真情付出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屠友金是一个务实的教授。在山横村推广养鸡之初,有些养鸡专业户给鸡一把饲料,管它吃完还是不吃完,自己就去搓麻将或玩乐去了,结果造成养鸡业步履维艰。身为浙大饲料科学研究所负责人的屠教授虽在杭州还有大量的科研任务,但闻讯后就急忙赶到山横村,和技术人员一起给养鸡专业户上课。桑洲镇一位养鸡专业户由于管理不善,苗鸡很多垂头丧气。屠教授检查过后就对他说:“养鸡苗一定要做到保暖和通风良好,如果保暖做好了,通风不好,二氧化碳过多就会造成鸡窒息。”
    
    给农民讲课,屠教授没用专业术语,而是用俗语。他还对农民说:“以前老婆婆养鸡,一年养几只,给它喂米,十多个月下来鸡养大了,这是俗话说的斗米养金鸡,效益不好,你们养鸡是一项致富的产业,要依靠科学,有事尽管来找我们。”屠教授的悉心指导,使宁海力洋一带的养鸡业迅猛发展,农民的养鸡收入也从过去每只仅赚1元到现在的赚2元多。
    
    说出来也许有人不相信,屠教授一周中有几天在浙江大学担任科研教学任务,余下的几天又来到宁海指导农民养鸡,往来乘坐的都是大巴车。受学校委托在振宁公司兼职以来,他从没有拿过一分钱的额外补贴。对此,屠教授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不能借农民的艰苦劳动来肥自己。”
    
    (本报记者蒋勇本报通讯员方敏) 20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