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近对科研人员首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美国学术界,凭空捏造或完全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科学研究人员虽然为数不多,但歪曲事实或有所欺骗的科学家人数却相当可观。
在回答这项秘密调查问卷时,约5%%的科学家承认,由于所获得的信息与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相抵触,他们曾丢弃某些数据;10%%的科学家承认,他们在发表研究报告时,曾不适当地将自己的名字或其他人的名字列为作者;超过15%%的科学家承认,他们曾改变原来研究设计或结果,或忽视一些观测,以便使赞助商满意。
这项研究发表在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与“健康同伙研究基金会”一起进行这次调查的马亭森说:“从美国联邦管理机构的严格定义来看,这些不诚实还不能构成科学行为不端,但它们同样会对科学研究造成伤害。”马亭森同时表示:“科学欺诈具有爆炸性,可能极大地伤害公众的信任。此外,这类小动作对科学具有更大的腐蚀性,特别是因为它们十分普遍。”新的调查暗示,科学家研究行为的不端是近代科学奖励体制屡屡受挫和不公正的结果。
此次调查可能为减少行为不端的努力产生深远影响。减少不端行为通常要求更注重于解决体制问题,而不太关注识别和清除个别的“烂苹果”式科学家。马亭森说:“就其竞争性、资助水平和对科学家的商业压力而言,科学已发生了极大变化。我们把科学转变成了大企业,但却忽略了科学的某些规则并不适应于这种商业模式。”
长期以来,许多科学欺诈曾受到极大关注。例如,科学家一直对奥地利修道士孟德尔的研究表示怀疑———孟德尔以令人怀疑的精确度伪造了其繁殖植物实验,而揭示了遗传学基本定律。
最近几十年,很多欺诈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巴尔的摩的造假案。科学研究中不端行为的盛行,部分是由于对可接受行为的定义已发生变化。对于使用美国联邦资助经费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这一问题5年前已获得解决,当时美国卫生部“诚实研究办公室”草拟了一个正式定义:在提出建议、完成及评价研究或报告研究成果时,伪造、篡改或剽窃均视为行为不端。每年大约有12名联邦资助的科学家被发现违反“FFP”标准,惩罚通常涉及到禁止他们进一步得到联邦资助。
在这次调查中,明尼苏达大学的马亭森和其两名同事,向受到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几千名科学家发出了调查表,有3247名科学家予以回应。约有0.3%%的科学家承认伪造研究数据;1.4%%的科学家承认有剽窃行为。但是,轻微地违背上述标准更为普遍,其中包括4.7%%的人承认在2至3家出版物上发表过相同的数据。
美国医学学院协会副总顾问艾琳汉斯说:“我们将充分支持建立一个更严格于联邦定义的标准,便于科学和其他组织用于内部执法。”
对部分美国科学家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15.5%%的科学家在资助者的压力下改变一项研究15.3%%的科学家有选择地漏掉一些数据12.5%%的科学家放任对有缺陷或有问题数据的使用10.8%%的科学家扣发有关研究方法或结果的详情6.0%%的科学家未接受与自己以前研究相抵触的数据1.7%%的科学家未授权使用保密信息1.4%%的科学家未经允许采用他人的创意1.4%%的科学家同学生或客户有值得怀疑的关系0.3%%的科学家篡改研究数据。
记者 张孟军
2005年6月11日
在回答这项秘密调查问卷时,约5%%的科学家承认,由于所获得的信息与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相抵触,他们曾丢弃某些数据;10%%的科学家承认,他们在发表研究报告时,曾不适当地将自己的名字或其他人的名字列为作者;超过15%%的科学家承认,他们曾改变原来研究设计或结果,或忽视一些观测,以便使赞助商满意。
这项研究发表在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与“健康同伙研究基金会”一起进行这次调查的马亭森说:“从美国联邦管理机构的严格定义来看,这些不诚实还不能构成科学行为不端,但它们同样会对科学研究造成伤害。”马亭森同时表示:“科学欺诈具有爆炸性,可能极大地伤害公众的信任。此外,这类小动作对科学具有更大的腐蚀性,特别是因为它们十分普遍。”新的调查暗示,科学家研究行为的不端是近代科学奖励体制屡屡受挫和不公正的结果。
此次调查可能为减少行为不端的努力产生深远影响。减少不端行为通常要求更注重于解决体制问题,而不太关注识别和清除个别的“烂苹果”式科学家。马亭森说:“就其竞争性、资助水平和对科学家的商业压力而言,科学已发生了极大变化。我们把科学转变成了大企业,但却忽略了科学的某些规则并不适应于这种商业模式。”
长期以来,许多科学欺诈曾受到极大关注。例如,科学家一直对奥地利修道士孟德尔的研究表示怀疑———孟德尔以令人怀疑的精确度伪造了其繁殖植物实验,而揭示了遗传学基本定律。
最近几十年,很多欺诈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巴尔的摩的造假案。科学研究中不端行为的盛行,部分是由于对可接受行为的定义已发生变化。对于使用美国联邦资助经费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这一问题5年前已获得解决,当时美国卫生部“诚实研究办公室”草拟了一个正式定义:在提出建议、完成及评价研究或报告研究成果时,伪造、篡改或剽窃均视为行为不端。每年大约有12名联邦资助的科学家被发现违反“FFP”标准,惩罚通常涉及到禁止他们进一步得到联邦资助。
在这次调查中,明尼苏达大学的马亭森和其两名同事,向受到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几千名科学家发出了调查表,有3247名科学家予以回应。约有0.3%%的科学家承认伪造研究数据;1.4%%的科学家承认有剽窃行为。但是,轻微地违背上述标准更为普遍,其中包括4.7%%的人承认在2至3家出版物上发表过相同的数据。
美国医学学院协会副总顾问艾琳汉斯说:“我们将充分支持建立一个更严格于联邦定义的标准,便于科学和其他组织用于内部执法。”
对部分美国科学家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15.5%%的科学家在资助者的压力下改变一项研究15.3%%的科学家有选择地漏掉一些数据12.5%%的科学家放任对有缺陷或有问题数据的使用10.8%%的科学家扣发有关研究方法或结果的详情6.0%%的科学家未接受与自己以前研究相抵触的数据1.7%%的科学家未授权使用保密信息1.4%%的科学家未经允许采用他人的创意1.4%%的科学家同学生或客户有值得怀疑的关系0.3%%的科学家篡改研究数据。
记者 张孟军
200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