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研发信息

浙大两项“211工程”建设子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06-01-17来源:作者:31032


    近日,浙江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子项目“安全农产品”和“生物遗传多样性与种质创新”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两个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一些指标超过了原定的建设要求,成效显著,已在诸多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安全农产品”项目把握了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对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需求,相关重要科学与技术问题及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确定了安全农产品生产与生态调控等5个重点建设方向和平台建设计划,以植物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因子的预防、控制、评价、检测等为重点进行建设和研究,把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取得了重要进展。
    
    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昆虫对有毒化学物质的分子适应及其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在国际上首次研究开发了包括目前世界已知与抗药性有关的2000余个基因的抗药性检测芯片。研发了包含有13400个水稻CDNA和mRNA点制样本,可用于检测水稻抗病、抗逆和品质特性的高密度cDNA芯片及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利用卫星DNA分子建立的基因沉默载体,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技术平台。同时,在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互作机理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昆虫真菌性病害流行学及真菌杀虫剂研发与应用、寄生蜂系统学与寄生蜂资源利用、水稻cDNA芯片开发及生物信息学、双生病毒卫星DNA功能及应用、DNA修复开关基因的发现与鉴定等方面均取得标志性成果。
    
    “生物遗传多样性与种质创新”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功能基因与生物信息、植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植物环境生物学、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等5个重点方向的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项目以我国原产的地方梨作亲本率先培养出我国自己的砂梨新品种——黄花梨,近2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55万亩,创造产值138亿元。项目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了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的杂交棉品种——浙杂2号;应用原生体培养技术,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原生质光敏核不育无性系浙农大11S,为二系杂交稻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新的种质;在世界上率先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抗白叶枯病水稻恢复系,育成的杂交组合已进入试验示范阶段。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可以同时分析上位性及基因与环境互做的QTL定位模型及统计方法,并研制了分析软件QTLMapper和QTLNetwork,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龚月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