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6月24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率专家组专程对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考察,一致同意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这标志着该实验室正式迈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目前,浙大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针对21世纪我国能源工业的需求、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合国家能源的长远战略与现实需要,浙江大学于2004年申请在“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提升建设“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1月通过专家论证,2005年3月正式获批建设。
实验室紧紧围绕能源清洁利用的研究主题,以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测量及控制和多相复杂反应系统中的理论模拟和数值试验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能源与环境交叉领域科学问题。
据了解,建设期间,实验室在多相复杂反应系统中的理论模拟和数值试验方向上的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奖励,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循环流化床技术的低品位燃料洁净综合利用”的研究成果获200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方向上“大规模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获200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已大大超过原建设计划目标。
专家组经过细致考察后认为,浙江大学“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科结构合理,学术特色明显,在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家组同时还认为实验室有一支整体实力雄厚的优秀团队,已成为凝聚优秀人才的基地。
(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