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在杭州近郊的临安青山湖培训基地,100多位浙大学生辅导员顶着烈日,练“背摔”、建“绳房”,参加学工部组织的暑期青年教师素质拓展培训。2006级新生入学在即,这只是迎新准备工作中的一项,此前,浙江大学2006年新上岗辅导员培训班刚刚结束,43名辅导员接受了培训。
锻造合格的“知心朋友”
骄阳似火。在基地的露天操场上,信息学院学生辅导员朱小也和另外10几个学员戴着眼罩,拿着手中的绳子,正摸索着搭建一间由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组成的房子。“拉直一点”、“再抬高一点”,现场不时传来交流的声音。
“我们相互之间看不见对方,必须通过语言沟通来完成任务。” 朱小也说,“虽然事前我们制订了可行性方案,但在操作中得随时修正错误。”
据了解,培训实践阶段安排了“信任背摔”、“空中单杠”、“盲人绳房”、“联合雷阵”等项目。“这些培训项目都是由10来个人组成团队,共同去完成。要取得成功,信任、沟通、协调,非常重要。我们做辅导员,也要有这样的素质和能力。”从2004年开始做学生辅导员,朱小也觉得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培训都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她觉得本次培训收获很大:“我给自己打90分。”
“浙大要为新学生们选拔最合格的‘知心朋友’”。在现场“督战”的浙大学工部部长费英勤介绍说,“浙大学生思政工作一线今年新来了40多名‘新兵',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硕士毕业生,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培训来考察他们。”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从今年9月1日开始,辅导员的选聘都要接受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浙大已经有计划地安排新老辅导员参加了各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短期业务培训以及工作交流和社会考察活动。
为学弟学妹编制第一本网络手册
8月16日,在紫金港校区清溪学园4舍603室,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琼唯正忙于整理手头的网络资料。整个暑假,她和30多位同学不停地编写着《浙江大学网络资源导航手册》,现在已经完成了校内100多家网络的收集、整理工作。
“这是我们为学弟学妹们编写的校内首本网络导航手册,希望能为新生充分使用浙江大学校内网络资源起到导航作用。” 王琼唯介绍说,手册主要介绍的是在紫金港如何上网及使用代理,校内各主要、重要网站的内容、主要功能、网站特色等内容。
“学校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我们30多个同学根据网络搜索、网站链接等,现在已经收集、整理了100多家网站,完成了有关的内容编写。”王琼唯说,“下一步,团委的指导老师将对这些网站进一步筛选,力争为同学们提供有益、优质的网络信息。”
据介绍,《浙江大学网络资源导航手册》由校团委青年素质发展中心组织编写。团委书记曹高劭表示,这本导航手册是广大新同学将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学校的第一个窗口,将在新生到校注册时发放到他们手中。
网络咨询减轻新生行囊
8月16日,《求是新闻网》收到了广东考生小王发来的电子邮件。新生王同学在邮件中称,看到求是新闻网编辑给他的回复后,经过与父母商谈,最后取消了原定购买电脑的计划。他说,网络答疑,给他的浙大之行减轻了行囊。
8月初,小王进入《求是新闻网》“浙大招生进行时”咨询板块,提出了“2006年新生入学时学校允许自带电脑吗?无自备电脑对学习有影响吗?影响有多大?”等问题。他在近日收到了网站编辑“新生入学时不要带电脑”的建议信。
在7月中旬,求是新闻网面向全国新生开通了“大学生活问题咨询”,许多准大学生向新闻网发送了自己的提问,包括“大一新生是在哪个校区就读?”“新生入学后,住宿的宿舍是什么样的?”“校内网络是否与互联网连通?”“浙大有没有关于携带计算机的限制?”等涉及入学程序、助学贷款、饮食住宿、培养方案等。
与小王一同收到回复邮件的还有近300位省内外2006级浙大新生。8月15日,《求是新闻网》约请学校本科招生处等相关部门,在征集到的所有问题中选取关注度高、具有代表性的提问进行了集中解答,并在网上及时发布。
“网络咨询解除了我的很多疑惑,心情也随之轻松、快乐起来。”小王在邮件中最后说。
“新生书架”将新增8000新书
8月17日,刚刚为参加暑期素质拓展培训的浙大辅导员作完理论报告,浙大本科招生处处长程艺立即从临安返回杭州,来到杭州书城,与书商商谈今年为“新生书架”订购的新书的组送情况。
“今年学校将为新生购置8000册新书,首批1000余册已经到位,第二批3000余册将按照计划于明天准时送到学校。”程艺介绍说,今年选购的新书仍以“人生导航”为主题,目的在于期望书籍起到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涯、重视素质发展、理解成长等为主,包括《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人生设计线路图》、《工科生职场成功讲座》、《道路与梦想》、《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大学精神档案》等图书,而购书单是由许多教师和已经毕业的校友提供的,很有针对性。
去年9月,浙大专门为新生在紫金港校区图书馆辟出新生书架,并购置了60多类7000余册图书。据了解,这类图书很受新生欢迎,上架图书借阅率几乎是100%,有些高达400复本的图书,平时在书架上也很难找到。为了方便新生在短时间内借阅到更多的图书,今年在增加总量的同时,复本的数量有所减少,最高的只有300本。同时,对一些复本不多但借阅率高的图书,今年追加了购买量。如去年购买的《剪裁人生》一书,在120复本的基础上,今年又购买了180本。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虽然因此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他们却说“我们是在工作着并快乐着”。
“新生们在进入大学前为高考而过分地注重分数,缺乏独立、自主的品格。进入大学后常常找不到目标和方向。”作为本科招生的负责人,程艺深知这些书籍对新生的重要性。她说,“我们要为每一位信任浙大的学子负责,帮助他们走好迈入大学的第一步。”
搭建人性化的“绿色通道”
8月17日,在紫金港校区白沙综合楼学生资助办公室,许翾老师正和同事一起讨论绿色通道的设计方案。她介绍说,浙大今年的绿色通道将在现场设置屏风,以保护家庭困难学生的个人隐私。
“往年,新生入学时,‘绿色通道—经济困难学生咨询接待点’总是被安排在最显眼处,手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新同学来办理手续时,往往都是一脸的凝重和不安。” 许翾说,“在现场设置屏风后,不再把困难学生置于众目睽睽下,将变得更加人性化。”
据了解,除了在现场设置屏风,绿色通道还将开辟多个渠道,比如单独到办公室办理学费缓交、临时贷款和临时困难补助等。
“每一位考入浙大的新生保证能够顺利入学。即使手无分文的同学,入学时也能在绿色通道现场领到2个月的生活费。” 许翾介绍说,学生资助办正在对现有的资助项目进行梳理,并在积极接洽社会资助。在新生入学前,将尽快推出所有资助项目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8月30日、31日,5467名2006本科新生将要开始浙江大学的求学生涯,新生教育月的大幕将为他们准时开启。
(高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