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在浙江大学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总结交流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发展工作的思路、经验和做法。会议指出,高校要自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科学技术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出席会议并讲话。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和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分别介绍了学校与地方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的情况和经验。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2所教育部直属院校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主持。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高水平大学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要能够站在关系国计民生全局的重大课题前沿,直接服务国家目标,又要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造福人民群众;既要能站在学术的巅峰,在世界科学知识宝库中不断融入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又要能真正贴近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回答和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碰到和提出的问题。他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为高校提供了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高校要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抓住参与行业和区域创新的机遇,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中去,为解决“三农”问题、为地方的支柱产业和众多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
吕祖善从浙江近年来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地方发展更好地结合的建议。他指出,首先要提高认识,确立合作共赢的理念。二是要构筑起合作的载体和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的集聚,更好地实现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三是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四是加强政策引导。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激发高校广大师生为地方服务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李学勇在介绍了科技工作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思路和部署之后指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张曦介绍了浙江大学积极服务地方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合作规划。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健全合作体制。三是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四是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合作成效。李晓红介绍了部市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工作情况。一方面是努力争取重庆市对重庆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重庆大学竭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做贡献。
11月26日,在周济部长的带领下,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杭州高新区创新人才实践基地,浙江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兴教学科研基地,浙江大学龟鳖科技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和大东吴集团等,还听取了了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和湖州市与浙江大学合作的情况汇报。
(高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