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了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名单。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325项科技成果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浙江大学共有1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和专利奖,奖励等级分一、二两个等级。自然科学奖奖励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技术发明奖奖励利用自然规律首创的科学技术成果;科技进步奖奖励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专利奖奖励专利技术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今年全国高校共申报900多项,获奖项目325项 ,其中一等124项 、二等201项。
浙江大学组织申报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共20项,获奖1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获得一等奖的分别是理学院杨树锋教授等完成的“塔里木盆地周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农学院周雪平教授等完成的“双生病毒基因组结构、变异及病毒致病机理研究”、环资学院朱利中教授等完成的“有机膨润土的构-效关系及其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机能学院杨灿军教授等完成的“深海热液探测技术”和计算机学院鲁东明教授等完成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合作)”。获得二等奖的分别是理学院方肇伦教授等完成的“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的研究”、材化学院叶志镇教授等完成的“硅基光电集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电气学院颜文俊教授等完成的“水泥回转窑集散系统的模糊智能控制与优化研究”、信息学院张宏建教授等完成的“纯碱生产过程计算机测控管理系统”、机能学院谭建荣教授等完成的“制造企业知识工程实施支持技术及产品应用”、建工学院金贤玉教授等完成的“既有建筑结构检测评定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合作)”。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项目,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之内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无异议或虽有异议,经复议后认为异议论据不足,仍维持原评审结果的,为获奖项目。
(吴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