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省委书记习近平赴浙江大学调研。他在充分肯定了浙大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后强调,浙江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按照“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要求,坚持创新不停顿,扎实工作不松劲,加快建设一流的学科、创造一流的成果、实现一流的效益、造就一流的人才,在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和引领作用,努力实现向创新型和研究型大学的新跨越。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校长杨卫等陪同调研。
习近平先后考察了浙大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脑机系统实验室和数字图书馆,细心地询问有关情况,并向一线的师生致以亲切的新年问候。在听取了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和产品创新方面的工作汇报后,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道:“浙江大学创新能力很强,与产业结合得很紧密!”
在图书馆,习近平认真听取了张曦、杨卫有关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介绍。他指出,高校要紧紧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优化教育结构和科技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努力培养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浙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高等院校作为科技资源、创新人才和成果的集聚地,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在推进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重任,大有作为。要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弘扬创新文化,使学校成为创新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把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及创新文化“移植”到企业和社会各界,为构建全社会的创新文化作贡献。要推动知识汇聚交融,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世界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科汇聚和交叉融合,带动学术资源的综合集成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整体创新能力。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探索与各地政府互动合作新机制,积极参与各地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办好大学科技园,不断推动浙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创新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把学生从“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为“会创新的人”,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
浙大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常务副校长倪明江,副校长来茂德、朱军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