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听课在浙大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我见

发布时间:2007-03-27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沈琳芳51665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与新闻出版活动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古城特利尔,父亲是具有启蒙思想的律师,母亲是荷兰犹太人。1841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系,同年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1.28-1895.8.5)出生于德国西部小镇巴门(现在包容于武珀塔尔市内)。父亲是学徒出身的纺织工业家。中学没有毕业就去商行当学徒,自学成才。1841-1842年在柏林当炮兵二年。1850-1870年的职业是英国曼彻斯特商人。
    
    《莱茵报》,马克思参与创办,后期是实际上的主编(1842-1843年),恩格斯是该报通讯员。《新莱茵报》、《新莱茵报评论》杂志,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马克思为主编(1848-1849年、1850年),恩格斯是主要编辑。《纽约每日论坛报》,马克思和恩格斯1851-1862年为之撰稿;《美国新百科全书》,马克思和恩格斯1860-1861年为之撰稿。他们为200多家报刊撰稿,论著中提到的报刊约1500种,其中《泰晤士报》提到约1000次。创办或主编、编辑的报刊12家。多次计划创办出版社和通讯社。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和新闻思想“世界交往”的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到处被各国反动派驱逐,最后逃到英国定居,因而我们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没有祖国的,是世界公民。正因为他们是世界公民,就使他们拥有别的革命家所没有的超出民族界限的眼光,讨论整个人类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马恩得以站在最高的角度来观察。
    
    当时工业革命社会正处于高涨的时期,马克思在那时候预测未来社会有四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未来世界的生产结构将发生改变,将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这个社会就是我们现在的信息社会。第二,未来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将发生变化,这个标志就是不再以体力劳动为主,而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甚至当时马克思就设想过,工业就是在一个小房间里操作机器然后指挥整个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是没有人的,人离生产过程有一定距离的,这个机器就是我们现在的电脑。第三点,社会资源结构将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当时的社会资源结构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煤矿,这个是能源,那时石油还没有发现,还有一个是棉花,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主要原料。而那时候马克思就预测到未来社会的资源结构主要是信息和知识,那就是我门现在这个社会。还有第四个特征,即居于社会中心位置的不再是行政机构,而是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也就是说知识占主导地位,智囊团占主导地位。知识界人士实际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现在我门看着小布什啊布莱尔啊在电视上很风光,其实真正决定一个国家领导水平的是他们身后的智囊团。
    
    马克思对电子媒体的认识(那时主要是电报),可以归结为:用时间消灭空间。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唯一的电子媒体就是电报,电报1844年发明,第一次实验成功的时候发送的第一句话就是“上帝创造了什么?上帝创造了人的智慧。”1847年,也就是电报发明了几年还没有运用到社会中去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将电报写入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代表之一,他们非常重视电报。几年之后,电报开始在欧洲普及,也是马克思最早报道了电报在英国普及,作为消息发出去。而且马克思说了一段话,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往手段和交换的可能性扩大了百倍。这段话,让我们很容易想到麦克卢汉的话,其思想跟麦克卢汉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麦克卢汉把整个地球看成一个地球村,而马克思把整个欧洲看成一个证券交易所。为什么?因为马克思看到了电报,那时候电报刚刚出现。
    
    到麦克卢汉的时候,信息传播技术相当发达。当时世界上有两个经济危机的策源地,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是印度。因为当时的工业中心和政治中心都是英国,英国到美国一个月的航程,英国到印度三个月的航程,要绕过好望角。当时的信息传递非常困难,于是出现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因为信息的不沟通经常爆发世界性信息危机。恩格斯说,自从出现电报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百之九十被消灭了。因为没有电报以前,比如说英国需要棉花,这个信息好不容易传到印度,印度拼命生产棉花。其中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差。好不容易生产出棉花并运到英国,棉花突然过剩了,一过剩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了。有了电报,几秒钟就跨越山万水的距离。所以马克思总结了一段话,电报的性质是什么?就是用时间缩短空间。我门现在所有的电子媒体都具有这个特征。这样就使全球变为一个地球村。
    
    第三点,19世纪的时候人群跟人群的交往,民族和民族的交往,非常频繁。我门的教科书一般都这样写,某某国家侵略过我们,如果国家的传教士到了某某国家,那就是侵略,文化侵略。这种说法也不能说不对,是视角问题。那我们从另一种视角来看,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提到了很多欧洲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当时的想法和我们现在的想法不一样,比如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了战争,那么就是句话美国侵略了墨西哥,但恩格斯是这么说的,在美洲,我门看到了墨西哥被另一个国家征服,我们非常高兴,这个国家一向埋头于处理内部事务,在长期的内战中四分五裂,丧失了一切发展的可能性。现在被迫卷入了历史运动,墨西哥将受美国监护是符合其发展利益的。富饶的加利福尼亚从对她毫无作用的墨西哥手中摆脱出来,有什么害处呢?如果精力充沛的美国佬充分开发那里的金沙矿,增加流通手段,短时间内在太平洋沿岸集中稠密人口,开展广泛贸易,建立几座大城市,开辟轮船交通,铺设从纽约到旧金山的铁路,第一次使太平洋真正接触现代文明,历史上第三次为人类贸易开辟新的方向有什么不好呢?
    
    经过150多年的证明,恩格斯的话完全是正确的。当初属于墨西哥的土地成为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全世界的人都想往那地方跑。以至美国在墨西哥边界修了很长很长的边界墙,防止别人往那跑。这是人类的进步,不仅仅是美国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站的比别人要高。同样这样的思想也适合西方与东方的关系。在马恩的一些书中提到英国对印度的侵略,英国打开中国的门户,他们潜入这些国家非常之残暴,同时又认为这些侵略者客观地起到了传播文明的作用。
    
    对新闻的认识1.变动产生新闻。
    
    我们的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一般采用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我们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没有新闻价值的,不可能都报道。那么什么是新闻?马克思说变动产生新闻,循环往复的事实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
    
    2.新闻有层次变化。
    
    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可是媒体得天天出版新闻,这样就造成一种新的现象,报纸的头版头条有时候知识一些新闻价值不高的新闻。有时候重大新闻产生时,相对次要的新闻连版面都排不上。当时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就出现了《泰晤士报》这样一份好报纸,经常可以报道一些重大新闻。如果没有这些重大新闻《泰晤士报》就很勉强了。马克思说过一段话,如果没有法国大革命德国的起义意大利暴动匈牙利的战争,没有法国的枪杀奥地利的绞刑,《泰晤士报》只好靠每天每天斯密斯费尔德市场的劣等货色,伦敦的煤烟泥泞的道路粗暴的马车夫泰晤士河上的六座桥梁市区内的粗鄙感染鼠疫的墓地铁路上的灾祸肮脏的泥水伦敦商场上的假秤等等有趣的新闻勉强度日。
    
    那时,《泰晤士报》将是多么的不幸!这段话实际上就是讲新闻的层次,硬新闻意大利暴动法国革命这些重大事件一旦发生肯定是头版头条。但是不可能总有这些事,平常怎么办?只有靠那些鸡毛蒜皮的社会新闻。这种情况在我们现代报纸上也很普遍,但有时候由于我们的价值观出现一些问题,以至重大新闻发生时我们不会做。比如说911,这个事件发生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都是这个事件报道,《纽约时报》9月12号这天的要闻版用了28个版,其中27个版只有一条新闻,就是911事件,最后一个版是广告。《纽约时报》平时要闻版广告占百分之四十。为什么这一天这么处理?就是因为它知道这桩事太重要了。唯有中国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是江泽民举着火炬,某次接力跑比赛开始的新闻。而911的报道放在了头版二条,而且是以江泽民主席给美国总统的信来报道的。连两个摩天大楼被飞机撞毁的图都没有上头版。
    
    3.新闻时效性。
    
    新闻实效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做新闻不能没有实效。举马克思的一段话,这段话是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号,当主编的第一天写的第一篇文章第179号社论里说的一段话,比较了当时的哲学和报纸的区别。他说哲学就是坐在沙发里想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报纸就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这就是报纸的一般性质。你要做报纸工作就要随时关注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这个过了150多年了,再看我们的电视我们的报纸,日前新闻满天飞。(日前新闻就是今天以前的新闻。)我们已经进入什么时代了,我们的媒体还是日前新闻?即使我们对于历史都不应该这样做,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写东西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哪怕晚了你也老老实实写上几月几号。
    
    4.新闻真实。
    
    我们教科书上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一句套话。其实我们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新闻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为什么?因为我们要求在第一时间报道这件事,你能搞清楚了吗?可是必须报道。所以马克思讲这个比喻为一个词叫做报纸的有机运动。有机的就是不能分割的,连续的。报纸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之后,第一个报道有差误,而后面的连续报道就自然而然的纠正前面的差误。这不是报纸的错误,这是报纸的职业特征。最终的报道就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最终的报道都不真实,那就是报纸的错误了。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的连续报道,前面错了后面的报道中没有更正。我们现在只有几个报纸设有更正版,就是《曼芳都市报》和北京的《新京报》。像《纽约时报》的更正版就在第二版。
    
    5.“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
    
    我们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时候老是说,经济性党派性是报纸的基本性质。但是我们忽略了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精神,而报纸提供精神。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当时报纸不是工人报纸,而是当时的便士报。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报纸给老百姓提供生活资料还是很重要的。
    
    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这段话是《恩格斯全集》里面的,前后被很多人引用。首先讲的这个党不是工人政党而是德国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党,讲的不是党刊而是传单。恩格斯批评别人不会宣传,传单脱离实际。现在要说明一点,恩格斯时期的党,组织结构和现在不一样,当时的党核心部分只有几十个人到几百个人。而党员以大选的时候投这个党的人数记,因而数量极多。因而当时的组织结构更为松散开放,没有现在这么严格。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在这种条件下还有一个问题,党的中央机构和报纸编辑部是什么关系?按照当时的党章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监督,而不是领导;原则立场,而不是事无巨细都要汇报。1891年,当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中央理论刊物叫《新时代》,发表了马克思的遗著,《格达纲领批判》,涉及一些当时还在位的党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很不高兴,宣布要对《新时代》进行检查。恩格斯听说后写了几封信说,大树长得太高也不能超过了天,意思就是不要做的太过分。
    
    三,列宁的生平和出版活动
    
    列宁是1870年4月22号诞生于伏尔加河畔的城市辛比尔斯克(现名乌里杨诺夫斯克)。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列宁是笔名。父亲伊利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杨诺夫是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总监,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农村医生的女儿,只受过家庭教育,但是获得了小学教师的资格,读过很多书,多才多艺,擅长外语和音乐。列宁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他哥哥1887年参与了刺杀沙皇亚历山大的行动,被抓判处绞刑。
    
    列宁十五岁的时候通读了《资本论》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887年入喀山大学法律系读书,由于在学校从事革命活动,第二年被开除。自习四年1891年12月以校外生资格考试,获得彼得堡大学法律系一等毕业文凭。1893年移居彼得堡。1895年创建工人阶级斗争协会。1896年被捕,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中认识和他一起流放的女革命家克鲁斯卡娅,恋爱结婚。克鲁斯卡娅可以说是列宁不能离开的助手,对列宁非常了解。列宁在1910年遇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布尔舍维克成员伊娜莎·阿尔曼德,他们在巴黎一见钟情,并同居。列宁保留下来的信件中,最多的是给她的信,共125封,从1898年至1920年。列宁全集2版收入111封,补遗第1卷收入14封。
    
    列宁一生创办了很多报纸,大约四十多种。因为沙皇俄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到处都是警察,所以报纸出版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不像马恩生活在英国这样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家,列宁所处的沙皇俄国是一个完全没有自由的国家,所以列宁写的东西都是给党报党刊写的,而且党内有规定,不得给党外报刊。还有一点,列宁写的东西全部是政论,没有写过新闻。所以列宁只有党报思想没有新闻思想。但在他所办的报纸中有通讯。
    
    列宁参与的代表性报纸,最重要的有两份。第一是《旧火星报》。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工人报》为党的机关报。但是没有几天,所有参与建党工作的人全部被捕,《工人报》编辑部被捣毁。列宁为《工人报》写的三篇稿子直到1917年革命胜利之后在警察局被发现。后来列宁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报纸重新建立起来。1900年,列宁出版与劳动解放社共同创办《旧火星报》,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同为主编。其主要事务是列宁负责,共同主编52期。《旧火星报》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报纸的发行,通过报纸的通讯员系统,把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串联起来,从而召开了党的二大。
    
    列宁创办还有一份报纸也非常有名,是《真理报》。《真理报》是列宁1912年5月5号在彼德堡创刊。因而5月5号为前苏联的出版节。列宁无法回国,所以他专门搬到离彼德堡最近的一个叫克拉科夫的波兰城市,来遥控这个报纸。列宁几乎每天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从1912年一直到1914年。191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份报纸被迫停刊。而在此期间,也多次受到沙皇俄国的多次干扰。这份报纸在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以后三月复刊。《真理报》是指定的俄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布尔舍维克)的机关报。俄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布尔舍维克)1918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舍维克),1925年改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共产党(布尔舍维克)简称联共布,1953年改名为苏联共产党,1991年,苏联共产党宣布解散。
    
    四、列宁的党报党刊思想1.党的出版物的党性
    
    党性概念是列宁提出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898-1903年不存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自行活动,造成“党”的意识淡漠。当时1904年,沙皇正处在危急时刻,沙皇俄国战败,国内危机重重,作为一个反对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可是民主党内却乱得一塌糊涂。列宁非常着急,提出一个口号:从小组习气转变到党性。也就是说党性的对立面是小组习气。作为一个党的成员必须要有党的原则,要有全党的概念。列宁本身是个知识分子,天生希望自由不愿受到管束,但是列宁又是一个党的领袖,所以列宁本身也很矛盾。当时列宁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来看的。而孟尔舍维克的领袖是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来看问题的,主张自由。这件事也造成两个派别的斗争。
    
    那么什么是党性?这是个很虚的概念。列宁规定了三个标准来衡量党性。第一条是党的纲领。就是行为言论要符合党的纲领。第二,党的章程。就是组织原则,因为在一个组织里总有一定的程序,不然不称其为一个组织了。第三,党的策略决议。就是最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也是大家举手通过的。这个标准是很高的。列宁说,出版物(包含了党报党刊出版社印刷所图书馆还有报刊亭等等),应该遵循党性原则,是整个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以上都是观念上,在组织上,党报党刊、出版社、印刷所、图书馆甚至著作家本人必须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并接受相应组织的领导。这个在当时受到激烈的批评,因为当时绝大部分的党报党刊、出版社、印刷所、图书馆都是党员个人的。他们强调这些东西是我的不是党的。列宁强调我承认这些东西是你的,我不是要剥夺你的所有权,但是你的身份是党员,而且这些人在社会上小有名气都是文化人。社会上都知道你是党员,认为你说什么就是党说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你办的党报党刊、出版社、印刷所、图书馆也要纳入当这个组织。这也是党性原则的一个要求。
    
    2.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
    
    我们现在认为社会主义出版自由思想就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反动派,没收了大资产阶级的出版社印刷所,由共产党来代表人民出版报纸。现在也是这么做的。但其实列宁不是这样想的,列宁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民主做法。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四十天,1917年9月28号,在当时的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论立宪会议的成功(出版自由)》。这篇文章是专门谈出版自由的。列宁在文章里提到我们的革命很快要取得胜利了,胜利以后我们共产党首先要推翻资产阶级,要没收大资产阶级的出版社和印刷所。关键是没收以后怎么办?列宁说首先给予国家,政权是人民的。其次给予在两个首都获得10-20万选票的大党(复数)。第三,给予有一定人数的公民团体(例如1万人以上),他们也应该有新闻自由,应该分配到纸张和印刷设备。
    
    在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列宁起草了一个决议,关于出版的决议,后面加一个括弧:例如十万人以上。为了防止别人钻空子。因为七八个人也是团体,几万人也是一个团体,要同等分配纸张和印刷设备是不可能的。列宁这些思想实际上是受到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列宁1900年出国以后,在英国、瑞士、德国、瑞典、波兰、芬兰都住过,他充分利用了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列宁的活动经历决定他的思想民主化。但是,回到俄国之后,俄国是一个高度封建集权的国家,不得不实行专制,因而列宁在这方面也很矛盾。所以十月革命之后,出现了查封报刊的活动,很多人很担心会不会破坏新闻自由。列宁宣布公告的时候许下承诺,“一旦新秩序得到巩固,所有不利于报刊的行政措施都将废除,根据这方面所规定的最广泛最进步的规定,在对法律负责的范围内,新闻将得到充分的自由。”也就是说新闻管理不是人治而是法制。但是列宁这个想法没有实现。原因在于列宁忽略了俄国是一个高度封建集权的国家。一旦取得政权以后,当时是三党共治,布尔舍维克党、孟舍维克党和社会革命党,列宁称这三个党都是社会主义党。但是这三个党都不想多党执政,想要一党专政。三个党都可以非常自由的出版,这种情况在1918年年底结束,只剩下布尔舍维克党。这种结局是列宁所没有预料到的,所以列宁所设想的状况只持续了半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苏俄又出现了400多种民办报纸。列宁此时身体状况已经不好,他并不反对这些报纸,只是想规范监督政策。
    
    3.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任务
    
    列宁提出重要的两个要点:
    
    A.树立模范的劳动公社的榜样:“我们能够而且一定能够使榜样力量在新的苏维埃俄国成为首先是道义上的,其次是强制推行的劳动组织的范例。”我们要树立典型,树立先进公社的典型,是强制推行而不是自愿推行。
    
    B.在报刊上设立“黑榜”。黑榜就相当于社会舆论监督,开办一个栏目,专门批评落后。
    
    他提出这些的时代背景是:1918年3月起实行强制性的劳动公社制度,即共产主义试验,要求所有人参加劳动公社,取消商品交换、实际上取消货币、逐步消灭家庭劳动,实行公共食堂等等。在这种基础上,报纸也取消购买制推行分配制,列宁认为这是向共产主义迈步。当时列宁对于报刊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他还有一段话,:“让我们的报刊上那些所谓日常新闻的材料减少到十分之一(如能减少到百分之一更好),而让那些向全体公民介绍我国少数先进的劳动公社的模范事迹的报刊广泛销行几十、几百万份吧!”报刊就是表扬先进的。
    
    幸而,列宁能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1920年底至1921年初,列宁承认犯了错误,取消共产主义试验,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恢复报刊的订阅制。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数百家私人出版社和报刊,1925年以后消失。1922年3月在党的十一大上反对通过禁止《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列宁承认像《真理报》这样的中央机关报也是可以有经营活动的。
    
    ……
    
    四.毛泽东和中国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活动
    
    毛泽东1918年10月参加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连续听课半年,毛泽东对于邵飘萍印象很深。因而毛泽东是懂新闻学的。毛泽东也主编过《湘江评论》周报,其实这个周报也就他一个人,从写稿编稿一直到校对发稿都是他自己做的,只有小部分稿子是别人写的。毛泽东也理解一个社会性的报纸,他参加过湖南《大公报》的编辑,时间大概是1919年11月到1922年12月。
    
    除了毛泽东以外,我们应该把毛泽东的新闻思想理解为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思想。所以不得不提刘少奇。刘少奇在1921年首先参加了俄共,在东方共产主义大学。中共成立以后,在1921年年底,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他和李立三同志回到国内,具体的领导当时的安源煤矿大罢工。当时刘少奇主编了第一个刊物《安源旬刊》,这是一个内部的刊物。后来,刘少奇又担任了总工会的副秘书和副委员长,主编了一系列的党建刊物。刘少奇在担任新四军政委和华东地区党的第一把手时,担任《江淮日报》的社长。后来到西柏坡时和朱德同志成立中央工作委员会,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又创办了《人民日报》。
    
    周恩来也是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学和大学的时候都是校报主编,非常活跃,留下很多东西。在五四运动时期,又是《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的主编。周恩来也给天津最大的报纸《议事报》写过100多篇文章。抗战时期担任党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董事长、延安广播委员会主任。
    
    邓小平是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年纪比较小的,历史上有两次参与党的报刊工作。一次在1920年的巴黎参与《少年》、《赤光》的编务工作。还有第二次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一个报纸的主编,因为当时他被打成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右倾集团”,降到了一个村里的调研员,随时都可能被杀害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将邓小平调到总政宣传股,1933年8月-1935年1月主编中国工农红军机关报《红星报》。
    
    五、毛泽东的党报思想和新闻思想
    
    1.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
    
    毛泽东党报思想的提出是1942年。1941年5月11号,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当时安排博古同志担任社长的。博古原来没有编过大报,只办过一些小报小刊,他参照《真理报》。《真理报》以国际为报道对象,指导思想就是以新闻为本位。博古采取的版面编排为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头版头条经常是国际新闻,像西班牙内战啊苏德战场啊,当时的民众接受不了。毛泽东发现了这个问题将版面改为:一边区二国内三国际四副刊。毛泽东1942年3月31日在改版座谈会上说:“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工作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以推动其他工作的改造。”毛泽东把报纸作为领导工作的义务,他的职责是通过报纸指导工作,符合了根据地的国情。因为在那个时候中央与地方的联络除了电报,几乎没有其他办法。送报纸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因此,毛的党报思想的要点是:通过报纸指导工作。博古在毛泽东影响下,党报思想完全改变。后来《解放日报》一些重要的报道都是博古起草的。
    
    1948年4月8日,毛泽东将党报思想概括为以下的名言:“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2.毛泽东论党报和党的宣传工作的党性
    
    现在能够看到的毛泽东论党性与新闻、宣传工作的地方只有三处。第一次是1942年3月14日毛泽东致周恩来的通报《解放日报》准备改版的电报:“关于《解放日报》已有讨论,使之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解放日报》不是没有党性,但是没有把党性放在第一位,因而要增强党性。第二次是1942年10月28日,当时新华社四个分社发表了很多反对国民党的文章,在舆论上造成一种印象:共产党准备和国民党决裂。但是中央根本没这个意思。于是毛泽东给各大区领导人关于正确宣传党的政策的电报:“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表明要正确地宣传党。第三次是1957年5月毛泽东批评反右斗争中党的报刊斗争不利时说:“他们否定报纸的党性和阶级性……”批评的并不是右派而是很多中央的报纸。
    
    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第一,总体的党的意识,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新闻和宣传工作要符合党的政策和策略。
    
    3.党报的基本工作方法:典型报道
    
    1942年4月30 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 连年开荒收粮特多 影响群众积极春耕》,受到毛泽东的表扬,吴成为边区第一大典型。于是《解放日报》受到鼓舞,每天都要宣传一遍。此后共宣传了600多个典型人物和单位,效果很好。一直到1927年3月停刊。这个事情对毛泽东刺激很大,一直鼓励宣传典型。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毛泽东给《人民日报》八个字“典型宜多,综合宜少”。意思就是《人民日报》要多登典型具体事,少说空话。典型报道当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当时的社会相当封闭,给点信息就能活,给点阳光就灿烂。有了这样一个信息之后农民就按照这个信息做。因为像吴满有这样的人就是农民身边的,很亲切。于是吴满有交公粮大家就交公粮,吴满有春播了,于是大家都春播。
    
    为什么解放后,我们的典型报道还是比较成功的呢?解放以后我们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整个中国都被包围了,信息是封闭的,我们身边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最大的典型就是雷锋,能够感动全中国。现在改革开放了,有沟通了,有比较了,天天登典型就不起效果了。毕竟毛泽东典型报道的思想当时是实事求是的,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现在要与时俱进了。
    
    4.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
    
    关于“全党办报”有两个不同的解释。
    
    一个是包括黑板报在内的每个伙食单位都要首长领导办报,这样边区就有千种报,这叫全党办报。另一个是指全体党员要支持报纸工作,各级党的书记要给报纸写社论。
    
    5.报纸批评
    
    1950年中共中央关于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是刘少奇修定的。毛泽东1954年提出报纸批评的“开、好、管”方针。现在转变为舆论监督。
    
    6.“三闻”观点
    
    1957年提出:新闻,旧闻,无闻。毛泽东说,有些新闻发生了要赶紧报道就新闻;有些新闻发生了我们故意不报等它变旧就是旧闻;有些新闻发生了我们永远不报就叫无闻或者不闻。这个观点是阶级斗争的观点。这个思维当时来说是有道理的,现在恐怕就要与时俱进了,信息公开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潮流。
    
    ……
    
    8.省级党报的五大作用
    
    毛泽东提出党报具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1958年1月),成为大跃进宣传动员令。
    
    14.“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
    
    1955年提出:“要想使‘舆论一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的舆论,是一律,又是不一律。在人民内部,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等去竞赛,以期由先进的人们以民主的和说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后的人们,克服落后的思想和制度。”对于反革命分子,“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这里不但舆论一律,而且法律也一律。”
    ……
    
    (录音整理 沈琳芳 本文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