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求是学人

有怎样的情怀才是大师

发布时间:2007-07-06来源:作者:39168


    “1949年5月26日星期四[上海>晨阴70°。日中阴,东南风。子夜大雨。解放军由吴淞、江湾开入虹口,上海全部解放……”这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一代宗师---竺可桢的一篇普通的日记。翻开收录着竺可桢在1946年至1949年所写全部日记的《竺可桢全集》(第10卷、第11卷),人们会发现,竺可桢在每天的日记中都清晰地记录了当天的一些主要信息:日期、时间、天气物候、国内外当天的大事、自己一天来的主要活动、当天的往来信件等。竺可桢正是在这些交杂着时世风云和柴米油盐的语词间,细致生动地描绘着自己生活于其间的这个庸常世界,而在这庸常世界背后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竺可桢日记给读者作出了满意的回答。
    
    竺可桢除了在气象学和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事业上有杰出贡献外,在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突出成就,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头戴无数光环的一代宗师。而竺可桢日记使读者拨开作者头上的层层光环,看到了作者的真实“本我”,看到了作者笔下的一个真实世界。《竺可桢全集》拟收录作者自1936年至1974年的全部日记,时间跨度纵贯抗日战争到“文革”后期的各个历史阶段。日记内容涉及广泛,大到世界风潮、时世变迁,小到衣食起居、柴米油盐,为世人研究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史学资料。这些日记展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宏伟画卷,也描绘出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真实的人生轨迹。
    
    作者的日记原是供自己备忘而记,不为日后公开发表,因此文中所记俱是作者的亲见亲闻以及最真切的体验和思考。正因为竺可桢日记的私人性、“原生”性,读者才得以零距离地感受到大师的真实情怀。人们可以从日记中看到竺可桢的“真性情”:面对国事危难、民生凋敝、生灵涂炭的焦虑苦闷;闻知浙大学子被无端拘捕时的义愤填膺……种种情态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作为新一代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竺可桢对社会、对人生有着自己的冷静思考和真切感受:他既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国共两党的殊死较量,他都洞若观火,并有着自己的独立判断;身为浙江大学的一校之长,他每天要处理繁重的校务管理工作,因此有的研究者将竺可桢在1949年之前的日记视为浙江大学的校史……竺可桢日记中还充满了“真史实”:他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在每日的寥寥数语中,清晰地勾勒出历史变迁的伟大进程;他对社会生活(人情往来、戏曲游园、市井百态)全方位的精确描绘,使读者能身临其境地领略到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人文风情。
    
    这些“真性情”、“真感受”、“真史实”,折射出一代宗师的真实情怀。在竺可桢勾勒出的那个仿佛被庸常琐事所包围的世界里,隐藏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因而,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竺可桢在日记中毫不粉饰和遮掩自己对于国共两党的情感转变,并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卒致有今日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他在细致描绘这个庸常世界的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胸怀天下、充满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已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牢牢地连在了一起。
    
    这样的大师在当下的社会中,已成为一道令人追思缅怀的风景,尽管,我们在各个领域中都不缺少专家和权威。越来越精微的学科划分,使一些专家学者更愿意守在“自己的园地”里,不愿跨越边界半步。更让人忧虑的是,当下有种倾向似乎颇有市场,那就是醉心于自己的园地里自说自话,只关心自己是否掌握话语权,而不考虑自己的话语究竟给社会、他人带来了怎样的裨益。这些都是人们不愿看到却又无法回避的事实。面对这种狭隘的视野、冷漠的心态,竺可桢的宽广情怀更加让人怀念。但人们在警醒的同时也无需过于悲观,因为更多的像竺可桢一样胸怀天下的学者们正在各自的领域中默默耕耘着,他们正沿着大师的足迹一步一步坚定而有力地走来。
    
    (李建伟)2007年7月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