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社会服务

浙大教授给“蜜桃村”送来致富新希望

发布时间:2007-12-14来源:作者:39046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13日电    一方是浙江大学的专家教授,一方是阳山畈村祖辈种地的农民,通过县政府牵线搭桥,他们面对面坐到了一起、聊到了一块,而“知识财富”的种子,也就在这一瞬间发出了嫩芽……    
    
    12月10日,横村镇阳山畈村来了一批特殊客人。其中有三位是浙江大学应邀来桐庐县参加县政府举办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的农科专家教授。按照相关安排,他们分在农业组,在县里和相关部门同志陪同下,前来阳山畈村进行实地考察。    
    
    阳山畈村是桐庐县有名的蜜桃生产专业村,有2000余亩面积的桃树林。当地农户人均收入达9000多元。去年该村还成立了蜜桃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化生产。可是,在发展过程中,村民们却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如老桃林的改良、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等等。因此听说浙大教授来了,村里的科技示范户、蜜桃合作社的社员,还有许多村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赶来参加座谈会。    
    
    一方是浙江大学资深农学科专家教授,一方是生来就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他们之间虽存在着极大的文化差异,但说到种植、养殖业,双方聊起来就像老朋友一样热乎。一些科技示范户迫不及待地提出许多诸如桃树剪枝、适时施肥等具体的技术问题,专家教授们一一解答,村民们一高兴,就提出了请求:“今后请浙大教授来村里为农民上上课,给大伙‘充充电’。”教授们笑答:“可以考虑。”    
    
    交谈中,浙大的专家教授们问起:“你们每年都要为桃树修枝整型,剪下的桃树枝都派些什么用场?”在场的村民回答道:“剪下的桃树枝能有什么用呢?都晒晒干当柴烧了。”教授们连说:“当柴烧太可惜了,好好利用起来,都是宝贝啊!”    
    
    教授的话,让在场的村民感到很新奇:在阳山畈村,桃子的确算得上一“宝”,可桃树枝也是“宝”,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浙大教授接着介绍说,现在他们有一项科研成果,就是利用桃树剪下的枝条做培养基种植黑木耳,工艺并不复杂。一亩地桃树剪下的枝条,用于种植黑木耳,保守估计可获纯利润1000元。    
    
    他们还为阳山畈村农民算了一笔账:如果采用此项新技术,利用冬闲时间,废物利用种植黑木耳,阳山畈村2000亩面积的桃树林,一年至少可增加纯收入200万元!专家教授们还告诉他们,桐庐是省内有名的黄花梨生产基地,此项新技术同样适合梨树林。    
    
    专家教授的话,在阳山畈村农民心头燃起了一把火,他们激动不已。村干部当即表示希望和浙江大学实行技术合作,引进此项新技术。在场的蜜桃合作社社员主动提出:利用剪下的桃树枝种植黑木耳,可以由他们先学着干起来,成功后再在全村推广。    
    
    村干部还向浙大的专家教授提出:“向科技要效益,这条路我们走定了。浙大这门‘高亲’,我们攀定了!不过眼下季节不等人,我们双方能不能一边商议技术合作的事,一边进行黑木耳栽培的前期准备工作?”于是,浙大教授们当场又手把手地指导村民,教他们如何将修剪下来的桃树枝,按标准一把一把整理好……    
    
    浙江大学的教授们走了,给阳山畈村农民留下一个巨大的新希望。虽然接触只有短短半天时间,但阳山畈村人谈起他们,就像说自家的老朋友。一些科技示范户,当天下午就开始行动了。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修剪下来随处堆放的桃树枝,经专家教授们一“点化”,已是今非昔比,“身价”百倍。在村民们心目中,它们不再是柴火,而是致富的新希望!
    
    (记者 方赛群) 20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