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研发信息

浙大教授让朱鹮返回阔别50年的浙江

浙大与德淸县政府联合启动“浙江朱鹮易地保护暨野外种群重建”工程项目

发布时间:2008-04-16来源:作者:65770


    2008年4月9日凌晨2点30分, 10只朱鹮经过28小时的长途旅行,终于从陕西省楼观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抵达了德清县下渚湖湿地。 浙江大学日前与德淸县联合启动“浙江朱鹮易地保护暨野外种群重建”项目,要将这些朱鹮作为“种子”,担当日后朱鹮在浙江野外种群重建和濒危动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这离浙江发现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有50年之久。
    
    朱鹮是全球濒危等级最高的物种之一,上个世纪中期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此后,拯救工作立即展开,国家相继在陕西省的洋县和楼观台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及珍惜动物救护中心,组织多方力量参与朱鹮野外种群的复壮和人工种群的快速增长工作。20多年来,野外就地保护和人工圈养的朱鹮已突破1000只,暂时摆脱了物种灭绝的命运。
    
    在大熊猫保护遗传学和分子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中创下了多个国内外“第一”的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方盛国,从2001年起便带领课题组开展了朱鹮的保护遗传学研究工作,相继建立了朱鹮个体识别、亲子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监测的分子标记系统,以及环境适应的多态性功能基因的分离技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人工圈养的朱鹮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种群退化现象,朱鹮后代中患夜盲症、白内障和翅膀外翻等遗传性疾病的比例有所上升。”方盛国说,一个濒危物种若要完全摆脱灭绝命运,基本条件有三:适宜的栖息地;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具有一个以上的繁殖潜力大和抗病能力强,且可随时向野外提供放归或重引入个体的稳定的人工种群。对于朱鹮来说,目前实现第三个条件还有距离,这已成为我国朱鹮物种拯救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方教授介绍,“浙江朱鹮易地保护暨野外种群重建”项目将围绕这一难题,开展维持朱鹮合理的种群结构与遗传结构的研究工作,从而提高其繁育子代的繁殖潜力和抗病能力。
    
    方盛国教授课题组从去年起为朱鹮寻找合适的栖息地,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论证之后,课题组决定让5对朱鹮(雌雄各半)前来德清下渚湖湿地“安家”,这里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之一,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环境,不仅有山、有水、有岛,其湿地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十分适合湿地鸟类生活。申请得到了国家林业局、浙江省林业厅和德淸县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批准。
    
    记者随方教授乘船来到了下渚湖湿地的一个小岛。朱鹮的“家”很宽敞,每对朱鹮都居住在一个长、宽、高均6米的“大房间”里,每个“房间”的标准配置是:一棵女桢树,一个稻草搭的窝、一根供栖息的树干,一小片活动场。在“家”的中央,有一个小水池养着一些泥鳅供朱鹮觅食。朱鹮们大多时候在树干上迈动优雅的步伐,偶尔伸展双翅飞行,有时发出叫声或用喙相碰两两“交谈”。护送并前来指导朱鹮饲养的高级饲养员杨小曼介绍,这些朱鹮年龄最大的10岁,最小的今年5月就满一周岁了。“把它们安顿好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他们似乎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一进去就很享受的散起了步。”据介绍,朱鹮的生育期从4岁到18岁,除了刚满一周岁的一对小朱鹮之外,其余4对朱鹮都在生育期。每年3-6月份是朱鹮的繁育期,这些朱鹮羽毛已呈现出特有的灰色,翅膀内侧呈现温润的粉红色。
    
    方盛国介绍,这些朱鹮目前是饲养员根据观察凭经验给他们配对的。“但自然状态下经常在一起活动的朱鹮,往往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这些个体配对繁殖,不利于后代的健康。我们课题组将对他们进行遗传谱系 “调查”,从基因的适合度方面,帮助他们寻找到更有利于“优生”的配对个体,并由此建立遗传学繁育指导技术。”方盛国说。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上半年就将有小朱鹮降生。
    
    根据“浙江朱鹮易地保护暨野外种群重建”工程项目的计划,研究小组将在5年时间内系统深入地开展朱鹮的人工繁育、野化驯化、野生种群重建,以及提高繁育子代的繁殖潜力和抗病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在五年内,实现人工繁育朱鹮在下渚湖的放飞,从而使该项目成为朱鹮在我国曾经的分布区实现种群复壮的示范性工程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也是浙江大学与德淸县联合承担的浙江省林业厅与浙江大学“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子课题之一。
    
    (周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