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求是学人

丘成桐:情系中国数学

发布时间:2008-04-18来源:作者:71478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随着“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启动,众多中学生心中的数学梦想,在这一刻激情点燃。面对中学生们翘盼的脸庞,数学大师丘成桐坦言:点燃梦想,需要不停思考。
      
    眼前的丘成桐,慈眉善目,祥和宁静,但外在的普通,掩饰不住大师的风范。有人说,丘成桐是一个时代。从贫穷学子,到一代数学大师,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人的数学神话,是一个活着的传奇。40年来他对数学永不停歇的追求,让他的名字在几何、拓扑和理论物理学界几乎无处不在。1976年,27岁的他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1982年33岁时,他获得世界数学领域最高奖———菲尔兹奖,成为华人中第一位获奖者。他和华罗庚、陈省身一起,作为华人数学家,名字被镌刻在美国波士顿科学博物馆中数学馆的墙壁上。
    
    对于成就,丘成桐说:“成就源于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搞学问如果没有激情,就永远达不到做大学问的地步。”和记者谈起数学的乐趣,他更是滔滔不绝:“数学之美,在于简约严谨,应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定理,把大自然万物的关系描述出来。文学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而数学也具有诗歌和散文的内在气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也能体会和享受到数学之美。数学既有文学性的方面,也有应用性的方面,我对这些都感兴趣,探讨它们之间妙趣横生的关系,让我真正享受到了研究数学的乐趣。”可以说,丘成桐在享受美丽数学的同时,也把数学融入了生命、融入了生活。
    
    丘成桐不仅时刻把握着数学与物理跳动的脉搏,引导着世界数学发展的潮流,还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关心中国数学的进步。作为一名华人,丘成桐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20多年来,丘先生一直热心于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在“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启动仪式”上,丘成桐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从1979年第一次到北京来,就希望将中国的数学提升成世界第一流的水平。”几十年中,他培养了众多华人数学家,他的学生和博士后在国外各个重要的大学里都有;他还联合多方,设立了数个华人数学奖项,此次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就是携手泰康人寿设立的,而首次用其姓名命名,体现了一贯严谨的丘成桐教授对该奖项的重视。丘成桐说:“数学是整个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一环。在科技创新中,数学的地位更显得日益重要,大量高素质的数学人才的涌现,将迅速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设立这个奖项,是希望借此鼓励中学生,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思考,培养他们与同学、老师的合作能力,学习如何去寻求科研创新的途径。”
    
    采访中,大师身上透出的科学与理性,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深深地印在记者的心里。在记者眼中,丘成桐更像一座挺立的山,屹然独立,巍峨伟岸。
    
    (本报记者 赵英淑)200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