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综合

陈鹰与学生畅谈海洋与人生

发布时间:2008-04-26来源:作者:5056


    4月22日晚,机能学院“与名师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三场报告会在紫金港西一101举行,机能学院教授、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领域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鹰作了题为《海洋人生——中国载人深潜技术进展》的报告,在同学们的盛情要求下,报告会一直持续了3个小时。
    
    “立足中国,放眼未来”,陈鹰教授一开场就给大家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师生们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陈教授开始了他的演讲,结合自己的经历把同学们引向了神秘的海洋世界,阐述了当前我国海洋研究的水平。他以分析海洋资源为切入口、以翔实的图片、数据等方式,通过详细地分析与讲解,向大家展示了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曾经深潜2500米进行海底实地考察的陈鹰教授,特别强调了探索海洋资源及进行载人深潜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发展载人深潜技术非常重要。
    
    陈教授接着详细讲解了海底火山、矿物质、海底可燃冰、海底热液、深海原位pH测量以及深海生物体等同学们深感陌生甚至从未听说的知识。当谈到海底热液测量与采集的时候,陈教授自豪地指出,浙江大学研制开发的的海底热液采集高温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这一点使在场的学生深切感受了机械工程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在谈到载人深潜器的时候,陈教授特别细致地讲解了深潜器的构成以及技术难题,指出我国的“和谐号”载人深潜器已具备下潜到海底7000米的水平,为当今世界第一。同时陈教授还介绍了当今美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已有的载人深潜技术,以及我国在该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结合载人深潜器的开发,陈教授还展望了海洋事业的前景,他认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必将会推动中国机械制造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来自07级机械类、05、06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等180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同学们踊跃地参与了最后的互动环节,纷纷就“深海可燃冰采集”、“海底环境污染”、“深海机械手的设计”、“海洋勘探设备的自主创新程度”等问题与陈教授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