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求是学人

谈家桢:仁者风范长照后人

发布时间:2008-11-02来源:作者:40046


    仁者已逝,光华依旧。11月1日7时18分,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百岁老人谈家桢永远告别了他为之奉献终生的祖国,但是他的大师风范与卓然风骨,宛如太空中那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指引后学,灿烂依旧。
    
    谈家桢先生缠绵病榻已有时日。上海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告诉新华社记者,今年2月起,谈家桢先生身体状况明显恶化,经医护人员尽力抢救,今年9月先生坚强地度过了百岁、也是人生最后一个生日,先生和长期陪伴医治、护理他的医务人员们结下了深厚感情,离世时家人陪伴在身旁。
    
    谈家桢出生在浙江宁波,少年志学,远赴重洋,成为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门下得意弟子;而立之年,他心系祖国,毅然回国执教,并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壮年之际,恰逢建国,他踌躇满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坎坷之秋,他坚持真理,勇攀科学高峰;耄耋之年,他不忘后学,教诲科学工作者和人民教师恪守神圣天职。
    
    从1937年被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聘为教授后,谈家桢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领域,自己不仅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代宗师,更因为人师表而受人敬仰,桃李满天下。
    
    “没想到先生就此离开了我们,他是我国遗传学领域泰斗,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主任赵国屏院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谈家桢的七十年心血,换来了中国现代遗传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兴盛之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遗传学优秀人才。在生命最后时刻,谈家桢依然不忘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
    
    赵国屏说,谈先生98岁生日时,南方基因中心曾送上98朵玫瑰庆祝,“之后,我又数度前往华东医院探望先生,感到先生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大不如前,最后一次会面时已经起不了床,在获悉我的身份后,先生还关心我们南方基因中心的发展,艰难地询问我:‘现在每周回几次学校?’”
    
    谈家桢一生坎坷,却始终未忘却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初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时,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辗转内迁,最后生物系迁到湄潭的一个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祠堂就成了生物系实验室。
    
    艰难时世,谈家桢带领浙大学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和瓢虫,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正是在这间祠堂“实验室”里,谈家桢于1944年发现了瓢虫鞘翅色斑变异的镶嵌显性遗传现象。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列为教科书的经典内容。
    
    “文革”过后,谈家桢年过古稀,仍是怀着对遗传学的深厚感情和执着追求,关注着学术发展的趋势,一心要使中国的遗传学与国际接轨。
    
    1980年,谈家桢先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1999年,国际编号为3542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
    
    步入90高龄后,谈家桢先生仍敏锐地注视国内外遗传学界的动态,他对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严重外流表示担忧,在他的呼吁之下,我国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得以大踏步前进而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2005年,谈家桢为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致海内外校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吾平生无所追求,终生之计在于树人,希求我的学生以他们的学识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在我古稀之年,眼见我的学生,不论在国内或海外,个个脱颖而出,在各自领域里出类拔萃,不少人并以他们的创新精神走在生命科学的最前沿,做出了为世人所公认的成就,我为之感到兴奋。”
    
    赵国屏回忆说,1997年谈家桢先生有感于参与国际生物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和迫切性,在调研的基础上写信给中央,建议保护我国遗传资源,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很快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由此在我国南北成立了两大基因组研究中心,为我国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感叹道:“当时先生已经近90高龄,但是思维敏捷、高瞻远瞩、心系国家利益,风采永远令我们仰望。”
    
    (肖春飞)200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