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社会服务

浙大技术做“红娘” 浙江企业远“嫁”广西

蚕沙综合利用技术破解宜州生态难题

发布时间:2008-11-19来源:作者:14325


    “蚕宝宝的粪便能有什么用?”一位宁波本土的企业家投下1亿元人民币,设立了一个专门把蚕沙变废为宝的公司,它建在千里之外的广西省宜州市——全国最大的蚕桑原料生产基地,已于11月19日破土动工。奠基仪式上,当地政府称这是一项连接东西部,企业资本、大学技术、地方产业三方优势结合的典范。
    
    近年来,宜州市蚕桑业发展迅速,目前桑园面积已达26.4万亩,年蚕饲养量突破100万张,养蚕收入占了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政府的心病随之而来:每张蚕每年会产生400公斤蚕沙,全市每年产生的120多万吨的蚕沙要么被丢弃在田头,或倒入水中,这势必会造成蚕病传播难以控制,面源污染加剧,威胁饮用水安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曾采取给每个农户补贴建“蚕沙池”的办法回收蚕沙,但“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宜州市是浙江大学抗战时期西迁办学地。去年10月,宜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湖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浙江大学—湖州市合作共推宜州市蚕丝业发展”协议书。当月,宜州市人民政府组团到浙江大学寻求技术支持,见面会上,怎么处理“蚕沙公害”的难题摆在了浙大专家的面前。
    
    浙江大学现代农业推广中心副主任、浙大环境与资源学院石伟勇教授多年来从事植物营养和生态健康研究,得知这一“难题”后说,有办法。他马上联系上与他合作了5年的余姚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卿。这家公司长期从事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液体肥料的多品种、多系列的生产,在全国各地有稳固的销售市场。石教授提出的设想是:在宜州市引进宁波余姚化工厂有限公司,对当地蚕沙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开发,生产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功能饲料、色素和黄酮类产品,从根本上解决蚕沙公害,促进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拍即合。陈卿对这个项目很有兴趣:“国家近年来对有机肥的开发、生产有很多支持政策,二来,我有浙江大学的技术支持。” 石伟勇说,浙大方面会对浙大在蚕沙利用方面一系列原创成果做集成创新,对企业提供全面技术支持,根据计划,该项目第一期生产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和功能饲料。将年处理蚕沙30万吨,生产有机肥或饲料10万吨,可为100万亩农田提供无公害肥料,至少节约3万吨化学肥料。第二期生产色素和黄酮类产品,年处理蚕沙30万吨,生产500吨叶绿素产品,副产品有机肥10万吨,产值5.8亿元。同时,当地政府和企业正共同参与的蚕沙收集网络系统,市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红娘”石伟勇教授的心中,“蚕沙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只是浙大参与的“蚕桑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结构与示范”的一个成功开局,除了蚕沙综合利用基地,他希望能进一步整合浙江大学的科研资源,建立起桑枝综合利用基地,蚕茧综合利用基地,形成桑业和蚕业两大产业链,创建西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在政府、大学、企业家三方合作的框架中,宁波企业家陈卿是第一个,但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