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听课在浙大

李伟国:《岳阳楼记》之谜

发布时间:2009-05-3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陈宁 编辑:高楚清16147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岳阳楼记》之谜”这样一个题目。《岳阳楼记》大家都很熟悉,是范仲淹的一篇散文,里面的话几乎都是警句,其中有两句特别有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这两句话,范仲淹被誉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第一人”,这是讲他品格的高尚。因为在宋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不管你是什么出生,尤其是出生贫寒的人士,最后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担当大任,这种人特别受到重视。我看到很多材料,在宋代,反而是那些官宦子弟、名门将相之后,他们在朝廷上要稍微悠着点儿,像范仲淹这样苦读书出身,在朝廷做了大官,又一心为公的,特别受人敬仰。正因为他的品格特别高尚,所以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人”,而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表达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这篇文章有很多的疑问,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范仲淹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到底是不是去了岳阳楼?另外就是:当时对《岳阳楼记》的评价如何?还有是过去有人曾经指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种写法是模仿了唐朝的一位作家的。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疑生于后世:范仲淹究竟有没有到过岳阳楼?
    
    
我记得前几年余秋雨先生到岳阳楼,写文章时就讲到,《岳阳楼记》是在庆历六年的9月6号写的,这是一个秋天,范仲淹这位先生,当时已经是58岁了,他这么一个在风中飘然的知识分子的身影,对着这一片洞庭湖水怎么想怎么想。他这么写了之后,另外一位先生金文明,他是长期做编辑工作的 ,喜欢咬文嚼字,他找了余秋雨文章中的毛病。金先生说,范仲淹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楼,怎么会站在那边感叹呢?
    
    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查了一些资料,宋朝人对于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之前是不是到过岳阳楼几乎是没有任何争论的。因为范仲淹是北宋中期的人,我们看朱熹这么一个南宋中期的人物,他有一篇文章叫做《江陵府曲江游记》,这篇同样是一个记。当时有一位姓张的学者叫张栻(张敬夫),张栻与朱熹都被称为“江南三贤士”,朱熹写这篇文章是应了张敬夫的邀请。朱熹就在文章中讲了:“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意思是说,我没有机会去看“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也”。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写《曲江楼记》,我没有办法像范仲淹这样去走一趟,然后把那边的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都写出来。也就是说,朱熹认为范仲淹是去过岳阳楼的。所以说在宋朝这几乎没什么争议。
    
    这个争议是从近现代开始的。我是搞宋史研究的,我有几位老师他们都写过书,里面就说到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没有到过岳阳楼的。他们大多是这么说的,范仲淹被贬官到了郑州,郑州的百花州离岳阳楼有五百公里,他们说范仲淹当时是已经58岁的老人了,这么一个老人如果是为了写这么一篇文章,走一千里路,又要经过汉水和长江,这好像不太可能。我看了一下好像就这么个理由,但这个理由似乎也不是很能成立的。范仲淹从小是苦出生,后来到西北打仗,他并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人,如果他真的想到岳阳去看看老朋友也不是不可能。另外,他们说尽管范仲淹没有去过岳阳楼,但他写洞庭湖写得很生动、逼真,这是因为范仲淹小的时候在苏州看到过太湖,后来做官在涝州又看到过鄱阳湖,这两个湖的情况和洞庭湖差不多,所以就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写洞庭湖全凭他对太湖、鄱阳湖的印象。我觉得这个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不那么站得住脚。
    
    这就是我说得第一点,这个疑问是怎么来的。
    
    二、《岳阳楼记》的来历
    
    第二点,我们就来说说《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怎么来的。
    
    这里就涉及到两件事,一是滕宗谅的集资修楼,二是修书求文。修书就是写信。
    
    大家都知道,在《岳阳楼记》的第一句话“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就讲明了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因为滕宗谅。滕宗谅是范仲淹的同年好朋友,这个同年不是指同年龄,而是同一年考取进士。他们的感情很深厚,两个人一起做官又同时被派到了前线,领兵跟西夏打仗,所以两个人又是战友。滕宗谅这个人脾气性格比较烈性,做事也不大顾忌前后。他和范仲淹不同,范仲淹水平很高,但是自己修炼得很好,有些事情不会很冲动。但是滕宗谅不是这样的人,滕宗谅这人做事放得开,但是别人指责他了呢,他又会想不开。
    
    当时做官的人,除了正常的军费的开支,政务的开支以外,还有一个公使钱,就是让他自己可以支配的一部分钱。滕宗谅花这个公使钱花得特别多,他常常请地方上一些少数民族人吃饭,大摆宴席,还送礼,想要把他们拉拢过来为宋朝所用,这样的话就使打仗更好打。但是他这个钱超支太厉害了,当时宋朝的检察官就抓住他不放,说他有经济问题,查了很长时间查不出什么贪污的问题,只是花钱花得厉害。这件事还惊动到了皇帝宋仁宗那里,宋仁宗问这事情拖了那么长时间到底怎么回事?这时候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在中央做官,他们就说滕宗谅没问题,我们可以保证他没问题。宋仁宗就觉得没问题了,但是既然有人这么抓住他不放,不处理也不行,所以就把他从庆州调到了岳阳。被贬到岳州以后,滕宗谅就很郁闷。开始是郁郁不得志的,但是后来想想既然到了这个地方总要做点事,于是他就做了几件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看到这个岳阳楼有点破旧,想把它修好。还有两件事我等会再讲。
    
    修岳阳楼的钱哪里来?这一次他就吸取教训了,在岳阳城里面贴了好多布告,说凡是在岳阳这个地方,有谁欠了谁钱,长期不还的,债主就到我这里告诉我谁欠你钱,你这个钱就当作捐给政府。另外一个人由我们官府去催讨,让他把钱还出来,也算他作了一份贡献。这样一来,城里面凡是欠了钱一两年不还的都还到公家去了,所以他就集资集了一万多皿的钱,改造了岳阳楼。这么看来滕宗谅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只是他心胸并不开阔,建好岳阳楼之后,有个朋友来庆祝岳阳楼的落成,结果滕宗谅说,落什么成啊,我现在是恨不得在栏杆上痛哭一场。
    
    滕宗谅修了岳阳楼之后,他希望有一个大手笔能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一下,这样他就可以千古不朽了。现在千年之后,他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在范仲淹收到他的信之后,觉得:我这个老朋友啊,总是想不开,既然他现在要我写一篇文章呢,我就趁机劝劝他。所以,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劝滕宗谅。在他劝滕宗谅的同时,他也劝了我们全国的人,世世代代劝下去了。
    
    三、《求记书》
    
    滕宗谅为了要范仲淹写这个记就写了一封信给范仲淹,这封信现在保存在一个地方志中,就叫做《求记书》。这封信写了六百多字,大家也许知道《岳阳楼记》也就只有三百多字。滕宗谅当时写了一封六百多字的信,派人送到郑州,在送信的同时还送了一幅画给范仲淹。
    
    在这封信里,第一段是客套。第二段滕宗谅说:“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他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山水很好,还不算什么好,有了山水又有楼观也还不算太怎么样,有了楼观还要有人写有关这个楼观的文字,有了文字这个文字一定要出于大师之笔这才行。他就举例子,他说滕王阁这些都是因为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所以出名了。他查了一下说,我们这个地方确实非常好,岳阳楼从山川、形势上都不输给其它的一些楼观,但是我这个楼过去查下来只有诗歌没有文章,包括白居易、孟浩然都写过诗,但是没有写过文章,现在就只有一座楼没有一篇文章来记述的话,就像一个人只有肢体没有精神,精神一定要通过文章来显示。文章找谁写呢,我找来找去觉得你是最合适的。实际上他们两个当时是同事、朋友,但是范仲淹被滕宗谅推崇得非常厉害,他觉得:你是大手笔,你给我写这篇文章那是最合适的,你写了这篇文章那么我的岳阳楼就有精神显示出来了,就可以千古留名了。而且他又讲到范仲淹过去也写过好多有关山川风景的诗歌、文章,所以你是适合写我这篇文章的。
    
    大家看最后一句话:“谨以《洞庭秋晚图》一本,随书贽献,涉毫之际,或有所助。”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这封信写给你,我同时请人画了一幅画,这幅画就叫做《洞庭秋晚图》,一并寄给你,你写记的时候看了这幅画或许会有帮助。他这么说的意思就是,我也不想你老兄一定要到这来看一看,你只要看了我的信再看了我给你到这幅画,你就应该可以写出文章了。
    
    这就是《求记书》,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如果没有跑到岳阳楼而写出了这么一篇文章也是完全可能的。
    
    四、相沿成习,宋朝文人撰写“记”类文章无需亲历
    
    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为止也没看到有学者论述,以欧阳修、尹洙、朱熹等为例。
    
    刚才讲到滕宗谅写了一封信给范仲淹请他写《岳阳楼记》,我查下来发现滕宗谅当时同时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他们为他写记。其中一封就是给范仲淹请他写《岳阳楼记》,另外一封是给尹洙请他写《岳州学记》,还有一封信是写给欧阳修请他写《偃红堤记》,时间都是在庆历六年。
    
    其中尹洙的《岳州学记》,多次运用滕宗谅信里的材料,看上去并没有到岳州去看过。大家看最后的五行“今年录其事来告”,也就是说,滕宗谅把他盖好学校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讲给尹洙听,而且说,我在其他地方做官的时候也都建了一些学校,也都叫了一些人来写记,这次就叫你老兄来写了。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滕宗谅要欧阳修写的《偃红堤记》,偃红堤是滕宗谅将要建的水利设施,他就也写了一封信,画了一幅画寄给欧阳修。欧阳修在这个“记”上写道:“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而后,欧阳修就说我把这封信打开来读了,这幅画打开来看了,然后就写这个地方怎么样怎么样,偃红提为什么要修,会修成什么样子,能起什么用作等等,而且他写得很具体,好像就是欧阳修到那边去跑了一趟。但是偃红堤这个水利设施其实并没有修成,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偃红堤,只有《偃红堤记》。后来有个叫范志明的人在宋哲宗的时候被贬官去了岳阳,写了一本书叫《岳阳风土记》,这里他就说了,腾子京当时想要修个偃红堤来把水拦住,已经有了规划,但是还没有修成滕宗谅就被调走了,所以这个堤还没修。后来在南宋初的时候,胡寅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谁人能续偃红堤”也讲到了这个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偃红堤这个水利设施是没有的。但是《偃红堤记》这篇文章是有的,而且这篇文章描写得非常具体,说这个堤有多么高多么长。这就很明显,这些资料都出自于滕宗谅的《求记书》,滕宗谅把他的规划说给了欧阳修听,欧阳修把它整理了一下就变成一篇文章了。
    
    所以在宋朝常常有这种情况,如果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没有到过岳阳楼也不稀奇。
    
    除了这两个例子之外还有几个例子。还有两篇比较著名的文章,一篇是欧阳修的《李秀才东园记》,这篇文章也是根据人家的一封信写的文章,他自己就说了自己没去;另一篇文章是欧阳修的《真州东园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到他的院子里来讲,讲完以后就写成了一篇记,也没去。
    
    所以说宋朝人写记不一定要到实地去可能也是个惯例。
    
    再举一个南宋人的例子。我刚才开头就讲了朱熹写《江陵府曲江楼记》,他写这个记的时候自己说,我是应了张敬夫的邀请要写一篇《曲江楼记》,但是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有办法到实地去看一看。“予于此楼,旣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冩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也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也就是说,我把张拭给我讲的话改写了一下,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体会,就写成了这样一篇文章,他也没有到实地去考察。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在宋朝求记者本无奢求,写记者凭借其写文章的技巧或避实就虚,或移花接木,或从本已烂熟于胸的历史资料和往事回忆中选择材料,或纯粹将对方提供的书面材料加以剪裁,或索性要求对方详细口述,再形之于笔墨。这样的做法,至少在宋代应该是惯例。这也是为什么对于范仲淹不能亲临岳阳却写出了《岳阳楼记》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因。正常的事情,当然不提。
    
    五、《岳阳楼记》文本考证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岳阳楼记》的文本本身: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余作文以记之。
    
    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段“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余作文以记之”云云,很明显是出自滕宗谅的《求记书》:“乃分命僚属于韩柳白二张二杜逮诸大人集中,摘出登临寄咏,或古或律,歌咏并赋共七十八首。”就是说把唐朝人和宋朝人的一些文章找出来刻在岳阳楼里面,这些都是滕宗谅信里的内容。
    
    第二段总写巴陵洞庭胜状,应出自前人记述以及过去的印象。以下笔锋一转发表议论:“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表明要描绘不同的情景感受了。
    
    接下来的两段是最有名的写景、抒情的文字,文字极其优美,但都是假设。一个人如果去了实地,写实景,就不可能写出两种景像,为什么他可以写两种?就是因为他没去,没去就可以想象,而且他可以利用这两段话来讲出一个道理。
    
    最后一段是思想的升华,发出了他的议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后世都是引用率极高的名句。实际上这段话也是规劝滕宗谅的:牢骚不要太盛,如果在朝廷做官就要多想想老百姓的事,现在你在外面做事就要多考虑考虑皇上的事情,你自己的事情来世先丢到一边去吧。这段话固然是范仲淹一生思想的结晶,同时也是对滕宗谅的一个规劝,也是对后人精神上的启发。
    
    另外,《岳阳楼记》里面的一些话还是有前人的依据的,比如写洞庭波浪:“气蒸云泽梦,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有天和水:“洞庭漫汗,粘天无壁”(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与一碧万顷相关的:“层波万顷如熔金”(刘禹锡《洞庭秋月行》),与皓月千里相关的:“洞庭明月一千里”(李贺《帝子歌》)。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的时候,一定查阅了大量前人歌咏岳阳楼和洞庭湖的诗赋,把这些材料都融进了自己的文章之中。
    
    六、诗文为证,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之前到过洞庭湖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没有专程去过岳阳楼,内证、外证都已具备,没有什么可以怀疑了,但这并不是说范仲淹整个一生都没有去过岳阳楼,没有去过洞庭湖。
    
    滕宗谅《求记书》讲,范仲淹“雅意在山水之好”,里面还讲到:“矧兹君山洞庭,杰然为天下之最胜,切度风旨,岂不摅遐想于素尚,寄大名于清赏者哉!”“遐想于素尚”这个“素尚”就是平时的一些兴趣,说明滕宗谅是知道范仲淹是去过的。
    
    从范仲淹的诗文可以看到他至少有两次到过这个地方。
    
    一次是明道二年(1033),范仲淹在《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一诗中说:“仕宦自飘然,君恩岂欲偏?才归剑门道,忽上洞庭船。坠絮伤春目,春涛废夜眠。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这与《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皓月千里”完全相吻合。
    
    还有一次是景祐元年(1034年)元月,他被贬到浙江建德,途径淮北的时候又写了两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新定感兴五首》之四),必然经历了洞庭风波。
    
    另外在滕宗谅被贬到岳州不久,范仲淹有《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讲到:“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这段话也是对岳阳楼景观的描绘。所以从这些例子来看,范仲淹是去过岳阳楼的。
    
    而且在这首诗中也讲到了:“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只应天下乐,无出日髙眠”这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相接近。所以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收到了滕宗谅的信和画,同时他有了一种思想的升华,想规劝滕宗谅,而他自己又查了很多资料,同时把自己过去对岳阳楼的印象调度出来,然后才写成了这样一篇非常精华的《岳阳楼记》。
    
    当然,有一些先生还是认为范仲淹若是没有去过岳阳楼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里面有一个证据非常好,但是仍旧不能推翻我的结论。他说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是不一样的,太湖、鄱阳湖的湖水是高于外面的长江水的,而洞庭湖的水面当时是低于长江的,所以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吞长江”表明了这个湖是低于长江,所以长江的水过来洞庭湖是把它吞了,如果范仲淹没有去过洞庭湖就写不出这个“吞”字。但是这只能说明范仲淹去过岳阳楼,并不能证明他在写记的时候到过岳阳楼。
    
    此外,在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县、临湘市民间多次重修的《毛氏族谱》中,明确记载了范仲淹在岳州府临湘楚里中(在今岳阳市云溪区云溪乡、岳阳楼区梅溪乡境内)购有田产。范仲淹购田产应在他的邓州任上,而滕子京在岳州的任上。后来,范仲淹的孙女即范纯仁的女儿同苏州太守、岳州人毛斌公的儿子祥公结婚,范仲淹就将这份田产作了陪嫁物。这和我的结论也不矛盾。
    
    七、褒贬不一,与范仲淹同时期文人对《岳阳楼记》第一时间的评论
    
    第一个对《岳阳楼记》作出评论的是尹洙。据陈师道《后山诗话》:“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尔。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世以为奇”,所奇者乃“用对语说时景”。但在散文中使用一些骈语,是常用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奇”的呢?对此,我有一些分析。
    
    人写了一篇墓志铭,已经封好将要发出去了,突然想起来:我这文章还没给尹洙看过。尹洙看了之后说,你的文章里写着部刺史,可是我们现在没有部刺史只有转运使,还有把“知州”写成了“太守”,看上去你这是不落俗套的,但是你的文章将来是要千古留名的,假如后人看到以后误解了,以为在宋朝还有太守,还有部刺史,那不是你害人了吗?范仲淹听了以后觉得很对,马上就把它改掉了。
    
    上面已经说到,滕宗谅谪守岳州以后,颇有作为,做了几件大事,一时兴起,广发求记之信,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请尹师鲁写《岳州学记》,请欧阳修写《偃虹堤记》,他的面子很大,三篇记都求到了。这件事在朋友圈子里应该都是互相知晓的。尹洙的《岳州学记》,除了对地方办学的历史回顾以外,大多是纪实的,而且对滕宗谅在个人遭到不公平待遇之时的兴学之举,称颂有加。在这种情况下,他见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后诧为“传奇”,可以说是一种惊叹。
    
    至于欧阳修则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欧阳修是一位大家,宋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而且是文章的宗师。当时是他把过去写骈文为主的文风给扭过来写散文的,那么他当然自视甚高。而且同时他也应滕宗谅之邀写了一篇《偃虹堤记》,他只是根据滕宗谅信里写给他的话进行了梳理,现在看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成这样,他就自愧不如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有点妒忌,所以就说范仲淹的这篇记写得并不怎么样。
    
    八、明代文人指出,《岳阳楼记》是模仿之作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范仲淹《岳阳楼记》是不是模仿的,如果他是模仿的,那么这篇文章的价值是不是就降低了?
    
    明朝有一位文学家叫孙绪,他在《沙溪集》里就讲到:“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或谓其用赋体,殆未深考耳。此是学吕温《三堂记》,体制如出一轴”。他认为,《三堂记》也是分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来写,最后来个总结,而范仲淹是先来个总结,再分成春天和秋天来写,最后再发表议论。他说,这样的结构完全是从《三堂记》中学来。我把这两篇文章对照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
    
    吕温又叫吕衡州,在唐朝颇富文采,他写的《凌烟阁勋臣颂》等传诵一时。腾子京的《求记书》中有一段话:“及登楼,而恨向之作者所得仅毫末尔。惟有吕衡州诗云‘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此粗标其大致。” 他说也就只有吕衡州的这两句诗写得不错,把岳阳楼的大体面貌写出来了。那么范仲淹在收到滕宗谅的信看到这句话之后一定会把吕衡州的集子给找出来看一看,但是他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从集中的《虢州三堂记》得到了灵感,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就有点模仿它的格致。
    
    这两篇文章确实有点像,《虢州三堂记》中是分四段,“春之日……”、“夏之日……”、“秋之日……”、“冬之日……”,而《岳阳楼记》写了两段景物,第一段是“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第二段是“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两者基本形似。最后一段,《虢州三堂记》里有这样的话:“若知其身既安而思所以安人,其性既适而思所以适物,不以自乐而忽鳏寡之苦,不以自逸而忘稼穑之勤,能推是心以惠境内,则良二千石也。”这段话和范仲淹的感慨也是有点接近的。所以从这两篇文章的写法和思想境界来说确实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分成缘起、四时之景和思想升华这三个部分,写景又分为总写和分写,分写都是按季节。但是这两篇文章也有不同,《三堂记》写得比较详细但也比较啰嗦,《岳阳楼记》写得很有气势又比较简略。
    
    如果两篇文章要比高下的话,也是很明显的,范远高于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思想境界上讲,两者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三堂记》中也有一些好的思想出现,但是和《岳阳楼记》还是不能比。因此我的结论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写法上一定程度地模仿了吕温的《虢州三堂记》,但是文章的高下还是范的高得多,所以,即使是有一定的模仿也不影响对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评价。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至于有没有道理,还需大家的评判。谢谢!
    
    (根据李伟国教授2009-05-27在浙江大学国学讲座——《岳阳楼记之谜》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录音整理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