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美文  笔会

让我们从这里出发

发布时间:2010-06-1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王卓21256

“化雨春风,十年树木,学海无涯,百年树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曾见过这句话。
    
    
初夏未至,是一日周末,我和平时一样,静听着午后慵懒的鸟鸣,走在去往图书馆的路上。我喜欢那条从食堂通往月牙楼的小道,那里的春天充满了花香,并且还有一处林荫小路,能通往一个近乎美妙而静谧的地方。而那天,我再次望向那条林荫道,却看到一位老师,已不年轻的她,在那块峥嵘的石头前驻足观赏。虽说那块刻着“校友林”的石头早已被我的目光摸索了上百遍,林子中的光、影、雨、树也早已印在了数个欢愉的日头里了。但到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竟未曾端详过这块继承时光的石头啊。
    
    上面那句话便引自这一段,其文曰:“化雨春风,十年树木,学海无涯,百年树人。浙江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数十万浙大校友遍布海内外,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学校友林,由浙大校友发起,浙大校友自己建设。一棵树木,一份心愿,寄托赤子之心,见证师生之情,凝结同窗之谊。校友林将承载广大校友的梦想和希望,伴随着母校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为一个来这里近一年的浙大人,此时不免心生愧疚。
    
    记得刚来浙大,心中常为来到了这里而欣喜,只因在花絮中那啤酒树的悠扬,只因藏在香樟后那山茶花的静香。毫无疑问,一切都是因为美好。
    
    而如今,当我再次想在这片林子中漫步的时候,我一定会想起这块被风雨冲刷着的石头。那位驻足于前的老师,她让我明白,一所学府真正拥有的魅力是每年每载被风雨侵蚀,却不会磨灭半分的文化。是这些被时光不停沉淀的文化,让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让吾辈之所学称之为“容”。
    
    我们今天习惯将这份文化的积淀称为精神,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求是”。那么是谁曾经背负着这份宝藏,如今又应该是谁追溯着奔流的时光? 一百一十三载,一百二十华诞,当这两个上百的数字每年都在加一的时候,我们所踏上的土地就更加深厚,肩上的责任就又沉重一分。此时此刻,我们登丘远望,环水八方,历史在溪中涤荡,坎坷,泛光。竺可桢,竺校长,我喜欢将他称之为竺爷爷。因为同样身为浙大校友的我,心的律动能感受到他凝视天空目光。无论此时是否还面向西方,无论此时我们将一段历史称之为征程,有人将它称之为流亡,我眼前充满的只有那段历史坚强。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浙大人,凝聚着。有些已经年过古稀之年,他们手里攥着我们这辈人不曾触碰过的回忆,零零散散,封印着落霜;有些正赴人生之颠峰,观众生之芸芸,赏灼灼之天象,但他们眼中确有我们这辈人未曾感受过的苦难,还有花香。这些都会是我们在积淀的宝藏吧,再过些日子,我们会走向大千世界开始我们的追寻、聆听和铭刻——而这就叫做“传承”。
    
    但,当你们微笑着坐在一起时,别忘记点燃一段时光啊,我的朋友们,因为他们也都曾拥有执着的青春。
    
    
雨水和汗水都在浸润着大地,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走过的风景。
    
    十几年,几十年,燥暑炎阳,寒冰雪降,那时的你我也会成为烛光,散落于夜海茫茫。朋友啊,如果那时你正峥嵘沙场,血雨风霜,也希望能在你渴望宁静的时光里回头望望,哪怕一只鸟儿飞过蓝天,哪怕只望到求是园里你曾初见到的秋水夕阳;朋友啊,如果那时你已近了耄耋之年,风华正茂的你我已经两鬓流霜,也希望有一个雨天,你拿起了笔,哪怕不曾落下一个字,而怀念的泪珠却落在了回忆的纸上。
    
    
“化雨春风,十年树木,学海无涯,百年树人。”我们奔波的足迹不只是在为时光的流逝寻找理由吧,追寻着蒲公英的水晶,找回他们足迹下的草香,还浙大一份求是印象。
    
    
(此文为理科0921王卓著同学在2010年6月10日“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