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听课在浙大

赵洪祝: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0-09-19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赵洪祝40316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明年 就将开始“十二五”的新征程。浙江进入到一个必须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能否抓住机遇,能否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 能否让社会承认你的能力和价值,能否在一个充 满竞争、崇尚创新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取决于你们在校期间是否真正学会了做人、提高了素质、学到了本领、增长了才干。
    
    所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同学们就应当对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在学习知识和实践锻炼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在毕业时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价值、有能力、有前途的人。
    
    大学要学的知识很多,要培养的能力也很多。特别是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强调了素质教育、能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钱学森之问”令我们大家都在深入思考能力、素质、人才、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方面。
    
    
培养学习能力:既学知识更学做人
    
    
第一、善于自学。古今中外有一大批杰出的大学问家,在他们治学的生涯中,都主要是靠自学而获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提出了自学的原则,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有一位美国教育学家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在当前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社会里,学会如何学习有时会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获得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事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第二、夯实专业基础。要十分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问题。大学生虽然不一定有能力直接参与到前沿研究中去,但是经常保持关注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创新兴趣,强化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增加创新本领。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也要做到博学多才,注重拓宽知识视野,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努力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支柱。对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是塑造独特气质、增强人格魅力的重要方面。科学知识使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变生活的工具,知道怎么做。而人文素养是解决应该不应该做的问题,是提升人的情商的工具。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家在学校里不但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人。梁启超曾在《为学与做人》一文中写道:“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包括学会共处时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中,学习交流能力十分重要,著名的外交家吴建民先生就曾一再主张在大学开设“交流学”这门课。其实这门课在学校、在社会、甚至在家庭,都无所不在。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良好的求知环境和人际氛围,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在未走出校门之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社会,学会必要的待人处事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适应转型期和创新型的需求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本质特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还是高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小环境,都对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去年,李长春同志在浙江大学考察调研时,要求浙江大学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德育和创新这“两个氛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素质这“两种素质”,培育创业、创新这“两种能力”,努力通过创新推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文化。
    
    2008年7月,李源潮同志到浙江大学主持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定位在企业,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还是在大学,过去是在科学院所。他希望浙江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奋进的征途中,努力成为我们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浙江科技创业的先锋队。
    
    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了这方面的要求。会后,刘延东同志在浙江大学调研时,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提高创新能力,第一,要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创新是不可能凭空而来的,它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中的。创新的需求、创新的灵感、创新的设想,很多都来自生活。一个人只有充满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才会有浓厚的兴趣去完善生活,改进生活,方便生活,才能催生创新的萌芽。
    
    第二,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大学生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且,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意志力、自信心、团队精神、自我激励等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创新活动有启发、引导、维持、强化和调节的作用。
    
    有人曾经对160名日本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具有恒心、毅力,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有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愿望,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显然,非智力因素在其创新活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求诸实践、精益求精。创新不但需要丰富的想象、足够的热情,更需要脚踏实地、反复实践。大家知道,青岛在一战前曾经被德国租用。前些年,青岛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之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青岛市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的相关企业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在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同样需要严谨、务实、细致的精神。
    
    第四,要提倡包容、鼓励竞争。一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人文环境。大学正是因为有着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的不断交流和交锋,学术才获得发展的条件。师生、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激励。我们的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培养就业能力:成为高层次或高技能人才
    

    自从进入21世纪,大学生的就业便呈现了逐年困难、激烈竞争的趋势。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供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要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在校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具备足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
    
    前不久,我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一份《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其中指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什么是就业能力呢?这份报告提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这份报告的一个课题组还对一些高校和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在就业能力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在学生们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
    
    大学生就业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学识和能力,关键还是靠个人的素质和竞争力。同学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并不是由你来选择工作,而是工作来选择你;职业不存在贵贱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你和你是否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岗位。
    
    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来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相应的个人综合素质。
    
    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经在学校办学自主权上加大改革力度,学校可以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创新性实验,加强校企合作,聘请社会专家到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疏导等,积极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搭桥,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燃薪助力。
    
    培养创业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则是就业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的就业方式。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既是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举措。
    
    我省大学生无论是在创业精神、创业能力还是在创业成效方面,在全国都是比较突出的。2008年,团中央曾经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青年创意、创业大赛,大赛一共6个金奖,3个是浙江大学生拿的,分别来自浙大、浙工大和浙江科技学院,其中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在“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中,100位“大学生富豪”来自浙江的大学生创业者占据12席,超过拥有10席的上海市,位居全国第一。虽然大学生在创业阶段并非一定要成为所谓的“富豪”,但是这个排行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浙江大学生优良的创业成绩。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这些年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是全国各省区市当中最高的,大概在4%左右,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而全世界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是10%左右。
    
    我省高校学生在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一方面说明同学们有着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各高校的支持。
    
    在实际运营当中,大学生创业还面临一些困难。根据2008年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大学生创业现状所作的一次调查,近80%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是由于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在这份调查中,大学生认为创业遇到的困难:缺启动资金的占59%,缺专业经验的占26%,缺人脉关系的占11%,缺政府政策支持的占2%,缺少亲戚朋友认可帮助的占2%。
    
    总的来看,大学生创业面临“三缺两低”困境,就是缺少经验、缺少资金、缺少社会关系,以致创业率低、企业存活率低。再概括成一点,就是缺乏创业的“资源”。
    
    说到“资源”,在校的或者刚刚走上社会的同学可能都比较注重有形的资源、外部的资源。实际上,从创业活动的规律来看,往往是无形的资源、内在的资源更重要。按照唯物辩证法,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支持作用。
    
    古今中外的创业者,多是白手起家、出身草莽,靠的是勇气和智慧、勤奋和执着。我们浙江历来是资源小省。改革开放之初,主要生产资源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不到全国的4%;占地不足国土面积的1%;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高等院校设置相对较少,科研能力和科技人才相对不足;又因为处在东南沿海前线,国家对浙江的投入少得可怜,人均只有410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0%;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也没有给浙江特殊政策。但正是这样一个资源贫乏的省份,却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靠的就是“人”的资源,或者说是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套用一句歌词,就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我省许多知名的企业家,不但因为他们目前的卓越成就为外界所称道,更以他们艰辛的创业历史成为年轻人的楷模。例如大家熟知的马云的三次创业经历。
    
    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许,成功的大门只会在最后一刻向你敞开;也许,在你所能承受的失败和挫折都被经历之后,你仍然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创业艰辛和失败本身就是人生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当前,我们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创业时期,任何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朋友,你们会发现创业的环境正在得到不断的完善,创业的条件正在得到不断优化,创业的空间正在得到不断拓展。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中的浙江更是在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我们的创业者队伍、企业家队伍也正在进行“升级换代”。
    
    有数据称,未来5至10年,我国将迎来一波企业“掌门人”更新换代的高潮。在浙江,不少有抱负、有文化、高素质的年轻人正逐步从上一辈企业家手中承接企业发展的“接力棒”,成为“创二代”;或者是以自己的热情、眼光和能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在转型升级的时代潮流中勇当创业者。青年当领风气之先,当弄时代之潮。这是时代赋予浙江青年的光荣使命。
    
    核心动力在于理想信念
    

    培养锻炼各种能力,都需要动力,核心动力就在于理想信念。
    
    说起理想问题,容易使人想到老生常谈、空洞说教。其实,这是一个最实际的问题,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虽然每位同学最后所走的道路千差万别,但关键之处只有那么几步;虽然每位同学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所要注重的能力也不相同,但要害都在于把握住理想信念这些人生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把握住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把关键的几步路走好,人就不会失去动力、就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年钱学森、钱伟长相继离开我们,令人十分痛惜。我们怀念他们,不仅在于他们科学研究上的伟大贡献,而且在于他们所树立的标杆始终影响着我们的学子们、国人们。钱学森在学生时代就立志报国。1950年钱学森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直到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国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才得以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承载他的重担的正是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理想。
    
    钱伟长的人生也富有传奇色彩。上大学时正值“九一八事变”,钱伟长得到消息后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这让人想到“投笔从戎”的故事。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以“远离家园、怀念亲人”为由,取得回国权。回国后在母校清华大学当了一名普通的教授,工资只有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而在回国前,他在美国的年收入是8万美金。当时,美国特区研究所(GPL)希望他回美国去。他坚决不回去,他说:“这一点是毫不犹豫的。我是忠于我的祖国的。”
    
    做大事业也好,做小事也好,都要有理想来启动、有信念来支撑。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是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人生航向,从一定意义上就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同学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仰望星空树立理想,脚踏实地培养能力。这样你的人生征途中、在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就能够坚守,就能够充满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外力都难以替代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同时也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
    
    
(根据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2010年9月10日在浙江大学所作形势报告录音整理,摘要。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