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浙江大学0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曹仔科等五名本科生完成的《“家电下乡”惠民政策专项政策建议》调研报告被评为教育部优秀咨询报告,是唯一一份由本科生完成的优秀调研报告。教育部负责评选的评委评价说,以往《专家建议》选用的多是知名专家教授的研究成果,像这样以本科生为主完成的咨询报告能够引起专家的重视和教育部的关注确实不多见。
“2009年4月,在学校的网站上看到关于申报浙江省社科联2009年专项调研课题的通知,我就鼓动我的学生报名参加。”0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班主任吴佩江说,当时班级里的曹仔科、陈赛亚、张玲斌、孙建林、唐琴蕊五位同学立马就开始行动了。从报名到正式立项短短一个月时间。
课题调研期间正值暑假,为了拿到第一收资料,五位同学冒着酷暑,根据浙江省各个县的人均GDP数据,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各选择三个县,即温岭、瑞安、苍南、缙云、义乌、淳安、桐庐、萧山、绍兴等九个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每个县的具体采访中,先从负责“家电下乡”政策的政府部门入手,从宏观层面上了解“家电下乡”政策,然后选取一个处于本县中等经济水平的乡镇,对镇上的2~3家经销商和10户左右的农户进行采访。
“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农民、经销商和政府管理人员,以访谈的形式进行。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经销商和政府管理人员又大多忙于事务,还有一些经销商对调研太过敏感,我们的访谈经常受挫。”唐琴蕊说,农民会认为我们是跑推销的,抱有商业目的,而经销商害怕我们是媒体暗访的,因此会拒绝我们的访谈。“在面对这些拒绝的时候,心里往往会觉得失落,但是即便被拒绝,还是得面带微笑。”
在调研中同学们发现,温岭大溪有众多的外来务工者,因为户口不在当地,没法享受“家电下乡”的实惠;而在萧山,当地农民收入普遍偏高,也无法享受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国家规定享受家电下乡政策优惠的家电必须在3500元以下,但萧山的农户一般会购买3500元以上的家电。”针对这些现象,同学们在《“家电下乡”惠民政策专项政策建议》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让外来务工者在“家电下乡”政策中得到实惠,他们户籍所在地的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或是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办理临时户口;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价格浮动政策,平衡地区间的差异等。
据悉,此次教育部社科司组织专家共对800多份报送《专家建议》进行了评审,共评出2010年度优秀咨询报告43份。浙大共有3份入选。
(潘怡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