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学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暨形势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新挑战》的报告,就2010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我国外交态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2011年国际形势动向、我国外交动向等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本场报告同时也是2011年“浙大求是大讲堂”的第一场报告,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向金灿荣赠送了“求是大讲堂”铭谢牌。报告会由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主持。
金灿荣在报告中就中东局势和日本地震等当前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他系统分析了导致当前中东乱局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认为,未来经济发展成果一定要惠及百姓、要始终高举反腐和维护社会公平大旗、要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善加应用因特网。他寄语年轻群体,要有进取心、有干劲,要有适应现代化的技能,要有纪律性、能管理;谈到日本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辐射等灾害,他说,日本建筑的质量和国民的防震意识值得我们学习,日本人民在应对核辐射中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尊重。我们应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大力援助和关怀灾区人民。
金灿荣认为,2010年,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两极分化,美国内部问题突出、国际权威下降,中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和国际矛盾的焦点,传统大国面临内部改革压力,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人类进入集团化时代,全球问题处于停滞状态,国际热点不进反退。他从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视野,分析了中国快速发展而对世界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中国应当采取的积极的国际战略,指出,2011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强劲、面临的贸易摩擦也会不断出现,全球治理问题将出现新特点,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没有改变,未来也不会大变,我国将继续稳定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浙大党委中心组成员、浙江省教育厅相关领导、浙江省省属高校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和浙大中层正职干部及教师、学生代表等千余人聆听了报告。
(文 高楚清/摄影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