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现场  现场

通过“与自然对话” 实施通识教育

香港中文大学在浙大介绍经验

发布时间:2011-06-23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潘怡蒙4210


    近些年,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被教育学界普遍认同,但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成功实施,必须解决其本土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理论认识和实践方法问题。6月21日,浙江大学举办的“第二届通识教育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向浙大师生介绍了该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做法与经验。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在会上致词,他认为,在通识教育领域,香港中文大学和浙江大学有诸多共同的问题值得探讨和交流。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副主任梁美仪和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副主任王永雄博士在研讨会上以“从分布到核心: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管理与发展”和“与自然对话:阅读科学经典”为题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实践。
    
    “事实上,随着各类型学科知识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课程专门化、专业化的程度与日俱增,学生在本科领域内学习的知识不断深化和提高,然而整体的目光却往往趋于偏狭短浅。”梁美仪说,越来越多的大学体会到大学教育的目标,不能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亦不应只限于尖端研究的开拓;对社会、对文化更长远更持久的贡献,还在于能教育学生成为社会上负责任、自觉而有远见的一份子。要使学生成为真正有教养、有文化的人,则各大学必须在提升本科水平以外,更要着力于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的设立、开拓和改进。
    
    梁美仪首先用他们的观点解释了通识教育是做什么的,她说,通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这个名词相匹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其次,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们具备广阔的视野,学会对人类关心的问题进行思考;再次,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终身学习,而不是终身谋生,教育的本身是强调内涵而不是技巧。
    
    尽管开展识教育的时间长短不一,但还是存在着诸多相同的问题亟待解决。梁美仪认为,目前,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课程科目过多。为此,他们进行了新的尝试。
    
    开设“与自然对话”和“与人文对话”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是香港中文大学寻找对通识教育认同感的一种新尝试。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是小班授课的经典导读课程,是四年新学制下所有一年级本科生的必修科目。“开设‘与人文对话’这门课,学生透过阅读不同文化、不同年代的经典名著,如《荷马史诗》、《孔子》、《庄子》等,了解历史文化、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从而逐步自我发现,引导学生讨论人类社会切身的大问题。而‘与自然对话’这门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宇宙的探索、对声音世界的探索和对科学方法知识的反思。”梁美仪说,很多人以为读经典是要学生接受前人的看法,但其实课程的目标,恰恰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及扩阔他们的眼界。两个必修课共二十二篇经典的节录,每个“权威”对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理、怎样的人生与怎样的社会才算美好,都有不同的说法。同学必须与这些不同的思想直接对话,从原文探索自己是否同意这些看法,不必人云亦云。
    
    经典的现代意义亦不容忽视。梁美仪表示,最近“与自然对话”的学生读到著名生物学家及环保推动者Rachel Carson的名著《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刚巧日本发生核辐射危机问题,学生即反思到人类试图操纵大自然的结果及知识如何改变生命的问题。一位同学在每周短文中指出:“卡逊的文章更令我震撼的一点,在于有些人其实并不是完全不知道后果,却是明知故犯,漠视了对详情一无所知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就算部分人知道后果、或身受其影响,却无力去阻止,因为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上。”
    
    梁美仪说,一位来自北京的文科基础班一年级生封晨则引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为对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的认识,她认为课程选的经典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感觉——阅读前人的思想,反而更可启发我们思考现代。
    
    (潘怡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