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比中国大一点,比文化多一点”的理念,以“探寻中国之路——平衡: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为主题,为期两天的文化中国2011年度论坛于8月30日9时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科馆召开,就“文明对话与文化共融”、“‘爱’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及其现代体现”、“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三个专题进行交流讨论。
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亘古未有的关键时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力量亦纷争迭起。此间,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汲取一直未断,反观之,对本土文化的求索却显得“力有未逮”。微观之,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混合体”,更应该造就真人,方显其灵魂与本质。而“文化中国”所提倡的“认知、体验、反思、笃定”,从某种程度上恰好弥补了现行教育制度的一些缺憾。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可枝荣,汲取传统智慧、融贯国际视野、培养卓越英才,赋以人文理想与历史良知,达“知行合一,有责任感与行动力”,以期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沛然不可遏止的动力,这便是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使命所在。
论坛的筹备工作几近半年之久,来自各地的与会者是对本次论坛最大的肯定。因鲜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的高规格讨论,北大法学院的学生代表刘莐和人大的胡天都格外关注“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这一论题;来自人大的国际政治研究生宋佃海表示对论坛的其它两个论题更为关注——探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传承中的价值地位。
与会嘉宾,香港城市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先生则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示中国文化兼具普世性与特殊性,后者以民主集中制佐证,它是目前最适合中国的价值观。他还寄望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班的学员学贯中西,拥有宽广博大的思维方式,以期获得深厚的国学根基,不致在外国文化中迷失了方向。
本次论坛分别得到了作为主办单位的新民校友联谊会(筹)、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以及作为协办单位的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浙江大学学生成才俱乐部的鼎力支持,同时哈佛中国评论亦给予了本届年会持续的关注。
此外,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先生,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前社长杜维明先生,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組全职顾问邵善波先生,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先生,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生春教授等嘉宾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王涵 童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