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浙江大学与湖州市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第五次年会在湖州长兴举行。会上,双方签订了新一轮市校合作协议,将实施“新的1381行动计划”,合力把湖州建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市。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主持会议并讲话,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与湖州市市长马以代表双方签约。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介绍了市校合作五年来的工作情况。浙大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副校长吴平等出席。
自2006年浙江大学与湖州市首次签定协议以来,双方举全校和全市之力合力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全面实施“1381行动计划”,圆满完成了实验示范区建设第一步目标任务,走出了地方与高校合作共建的新路子。根据新签协议,未来五年,市校双方将在湖州实施“新1381行动计划”,围绕把湖州建成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市这一目标,着力提升科技孵化辐射、人才智力支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平台”,全面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素质提升、平安和谐、综合改革、党建保障”等“八大重点工程”,每年抓好新增100个以上市校合作项目建设。
杨卫在讲话中指出,新的五年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美丽乡村示范区作为市校合作新的战略主题,这是贯彻落实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市校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五年,我们要深入调研把握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市校双方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新“1381”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展建设合作载体和凝练实施重大合作项目;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努力开创市校合作的新局面。
金德水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市校携手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高起点、高层次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我们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在巩固提升和工作机制、条件保障上抓好落实。启动新一轮合作,要进一步巩固宝贵的工作经验,突出平台建设,凝练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影响,推进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要着眼于长效,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调研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浙大有关部门要为挂职干部和教师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让师生安心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湖州市要继续完善保障机制,落实好保障政策。
会议还表彰了荣获2006-2011年市校合作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浙江大学医学部和湖州市卫生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湖州市教育局还在会上签署了市校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两个分项合作协议。
(潘怡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