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要闻

马一浮193件作品捐赠浙大

发布时间:2012-05-28来源:作者:5442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5月27日上午,在紫金港校区西部院大楼求是厅,浙江大学师生合唱的这曲《浙大校歌》,勾起了人们对马一浮先生的追忆,这首校歌的歌词正是当年在浙大任教的马一浮先生亲自撰写的。这一天,马一浮先生的弥甥女丁敬涵女士将珍藏多年的马一浮先生书法作品、手稿等史料共计193件捐赠给浙大档案馆永久保存。
    
    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向丁敬涵女士颁发捐赠赠书和捐赠纪念牌。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代表学校与丁敬涵女士签订捐赠协议。浙大副校长罗卫东主持仪式,并宣布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成立。浙大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副主席王玉芝,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金兴盛、档案局副局长韩李敏、教育厅副巡视员吴永良和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杜维明等出席。
    
    金德水在致辞中说,马一浮既是浙大求是精神的阐述者,也是浙大校歌歌词的创作者。此次捐赠的先生作品极具艺术价值、珍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对于弘扬求是精神和求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亦将成为浙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学校将不遗余力地保存和研究先生的作品,让先生的思想得以传承和发扬。
    
    据了解,这193件作品包括了书法作品152件,用信笺、稿纸、小条等小型纸写的诗、文、短语等31件,木刻本马老著作3册,复性书院档案资料7册,另有手迹复印件375页。“名人的作品,不是个人私产,而是社会公器。捐出来供大家研究,才能让他们的思想发扬光大;还有一个原因,我从小生活在舅外公身边,知道他最反对变卖先人的东西,所以我今天愿意无偿捐赠,尽我的一份心,让舅外公的思想发扬广大,这是我的心愿。”丁敬涵女士讲述了捐赠给浙大档案馆的两个理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真言,在马老对儒学的认识上也得到了见证。”长期从事马一浮思想研究的杜维明教授,从学术角度评价了马一浮先生的思想。他说,马一浮先生是第三期儒学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在当今学术界具有坐标性的意义。我在台湾东海大学读书时,就常听老师提及马一浮先生的作品。马一浮先生是六经研究大家,他认为全部中国文化都可以统摄于“六艺”之中。因此,他非常赞同儒家提出的“礼乐教化”之道,并主张培养“听德”。此外,他对玄学、易学、佛学等都有精深理解,并主张大学实行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在美国仅有的一年多时间,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了解都非常深刻。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号湛翁,晚号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他通晓英、法、德、日等七国文字,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又精通于书法,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作为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周恩来总理曾赞誉他是“当代仅存的理学大师”。建国后,任浙江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马一浮先生与浙江大学有着特殊的渊源。1938年11月19日下午,竺可桢校长主持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在这次意义深远的会上,学校决定以“求是”为校训,并请马一浮先生制校歌歌词。在当晚的日记中,竺可桢校长写道:“决定校训为‘求是’两字,校歌请马一浮制。”当时,马一浮正在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这是马一浮第一次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的守则,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山讲学。浙大校歌歌词融会了马一浮先生的大学理想和崇尚求真治学、“会通”教育的观念。其大学之胸襟,教育之根本,治学之真谛,求学之目的,都在这一篇典雅的歌词中得到阐述。自1941年,浙大“回声”歌咏队员第一次演唱校歌之后,这首校歌流传了七十余载,至今仍在浙大唱响,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为师生的凝神聚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一浮先生在浙大主讲的“国学讲座”是他一生中在大学开设的唯一一门课程,浙大是他曾经担任教职的唯一一所大学。先生任课,秩序严整,学理透切,深受学子欢迎,一些老师也慕名听课,执弟子礼,竺可桢校长也曾数次前往听讲。在1938至1939年,先生讲学稿结集为《泰和会语》和《宜山会语》,成为他学术研究中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