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人物

用手思考 执著追梦

浙大建筑系本科生杨丁亮办个展

发布时间:2012-05-3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张鸯5826

这几天,浙大紫金港月牙楼大厅展出的16个建筑模型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它们出自同一个建筑系的本科生。“Words failed to express my amaze!(我的惊叹不胜言表!)”,“This is awesome!(令人敬畏!)”,“好励志,学长你太厉害了,希望有机会向你请教。”……留言簿上,已经密密麻麻留下观者的感想。
    
    “拼命三郎”,不管是不是建筑系的学生,看完展览都有相同的感受:原来大学生活还可以排得那么满。设计展的主人,杨丁亮是浙大建筑系本科大五的毕业生,展出的作品,是他本科期间完成的梅家坞并连体住宅、西湖文化广场运河站、旧厂房改造等假想命题作品的设计。几年间,杨丁亮已经把几十个奖项收入囊中: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
    
    大师工作室的敲门砖
    
    16个建筑模型,大多是杨丁亮大学期间的课程作业,一个旧厂房改造的主题,就同时有4个不同的卡纸模型和一个木质模型。两年前,就是凭着这些作业,杨丁亮“敲开”了建筑大师——沃夫•普瑞克斯的工作室大门,得到了在蓝天组事务所实习半年的机会。每年,这个事务所从全球只招收三到四个实习生。
    
    “他特别突出的是学习很主动,非常注重对大学生涯的规划。”给杨丁亮上《建筑设计》课的王卡老师对这位策展人印象深刻,在他的记忆中,杨丁亮是建筑系的学生中第一个办个展的。“大二时,他很执着地希望自己能去大师的工作室实习,结果真的做到了。”大三那年,杨丁亮把之前的课程作业汇集成册,给很多大师寄过实习自荐书。
    
    有一件事让杨丁亮一直不能忘,一次他打算在复活节外出旅行,结果蓝天组设计组长狠狠地批评:“方案不做到最好,作为建筑师,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不为钱工作,只为荣誉工作。”此话征服了杨丁亮的心。
    
    用手思考
    
    杨丁亮给自己的作品展览起名为“用手思考”。一只张开的大手,这是杨丁亮瑞士见到的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师的手”,这是他最喜欢的设计之一。他希望把这个手作为展览的符号,来借此来表达自己认为的“用手”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对他最崇拜的建筑大师致敬。他说,创意往往是最困难的,也是最核心的。“我并不是什么天才,没有他们那种无穷尽的创意头脑,有的只是那双愿意多动的双手。” 他说,相比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他更热爱用手实实在在地去感受,这对于空间、形态会有一种更真实、贴切的把握。
    
    手,不仅是灵感的来源,也是意味着对细节的把握。大二那年,杨丁亮参加浙大的结构设计竞赛,方案很好,他的团队胜券在握,但是在决赛阶段,模型因为“矮”了一公分,导致整个模型瞬间变得非常脆弱,他们差点失去参加全国竞赛的机会。一位负责竞赛的姜老师还是“慧眼”看出了方案的可贵之处,允许他们再比一次,终于获得了全国竞赛的机会,在之后的全国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细节决定成败”,这个教训一直让杨丁亮铭记。
    
    5月30日,一个临近毕业的普通夜晚。杨丁亮匆匆的收拾好笔记本,赶往东区的一间教室。离毕业还有20天,杨丁亮还在选修《英国中国经典原著精读》等一系列课程。之前,他谢绝了奥地利维也纳蓝天组的工作邀请,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康奈尔大学等6所学校中选择了哈佛大学建筑系,将于6月20日出发赴美深造。“在离开母校之前,能多学一点是一点”。

(文 张鸯/摄影 张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