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美文  笔会

质朴的《求是魂》

发布时间:2013-05-06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沈勇19345


    《求是魂》是浙江大学学生剧社应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组织的“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而创作的话剧,主要表现浙江大学老校长、中国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以自身的人格与魅力传播科学情怀、追求求是精神的一生历程。应该说这样的命题作文不好做,因为并非是所有的真实历史人物都可以入戏的。近期社会掀起的反映地方名人的剧作可谓不少,仅浙江去年一年就有《马寅初》、《陆羽》、《骆宾王》等等,但好戏不多。可见,这样的戏是很难写、也是很难导的。竺可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他的一生并不富有传奇性,所以听说后一直也没有过高的预期。直到看戏时才发现,浙大居然成功了。《求是魂》因它与社会戏剧不同的创作出发点及不同的观演主体而显现出了别样的风采,这种风采就是“质朴”。
    
    
在戏剧流派中有质朴戏剧,它是波兰著名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创立的,以还原戏剧的最核心本质为主要观点,《求是魂》的很多地方均符合了这样的戏剧精神。
    
    
首先,是质朴的主题。《求是魂》以竺可桢一生的命运发展为线索,设置了求学报国、临危受命、烽火西迁、求是育人、文革坚守等情节。编剧以开放式的结构,用叙述体的表现方式,把波澜壮阔的历史作为戏剧行动展开的背景,以第一人称方式讲述一生经历,在天真自然,朴实淳厚的讲述中,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一位老校友、老科学工作者对生命、价值、真理的人生感悟与不懈追求,概括而言就是—— “明辨是非、不循厉害”的“求是精神”。
    
    
明辨是非是科学的追求,而不循厉害则是为人的品格,全剧集中体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简洁质朴而寓意深刻的主题。竺可桢的研究对象是气象,这是每天人们都会接触,熟视无睹又关系到民生国计的大学问。戏一开场就用“二十四节气歌谣”引出竺可桢母亲 “老天爷说翻脸就翻脸,总该有人来管管!”的寄语,从此,一位有志者踏上了气象研究的道路。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南京北极阁,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在我国高等学校讲授地理、气象学的教授,他创办了史地系,培育了中国第一代的气象科学家,他以几十年的野外考古、实地勘探所得资料,经几十年研究积累并数易其稿写就《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学术上他始终践行“以理智为依归”、“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严谨整饬、毫不苟且”的“求是精神”。从气象研究所所长、浙大校长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几十年工作中他从未停止过学术研究。不管是在生命没有保障、物质及其贫乏、颠沛流离抗战时期的浙大西迁中、还是被困在荒无人烟的沙漠时他都没有放弃过研究,这些在剧中都有深刻的揭示。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场戏师生重逢。此时正逢文革时期,竺可桢被隔离审查,那一年他已83岁,他气喘吁吁地拎着一袋米上场,在一人独居的院中与宋林相遇,师生时隔15年的见面,让人唏嘘。在找出为宋林作证的日记之后,竺可桢对身处逆境的宋林说“那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探讨》的全文,我也会寄给你,你以后一定用得上,总有一天,国家会需要你,老百姓还会需要你,科学还会需要你的”,使宋林备受鼓舞。表达了一位老科学家对党、对人民、对科学坚定的信念。宋林离去后,竺可桢缓缓拿起小扫把开始扫尘土,用小铲将尘土铲至磅秤上反复测量,并低头记下数据,灯光暗转,画外音响起“这是北京的尘土,虽然耳朵完全听不见,我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测算出每天空气的含尘量,还能够为老百姓作点事情。和辽阔的大地相比,人是渺小的,和永恒的山川相比,生命是短暂的。可我就是想用我有限的生命追求无穷的真理,探索无限的自然。我不是预言家,我是实践者”。质朴的语言、细小的动作,使“惟是以从”的“求是”精神在此刻得到了升华。编剧没有因为竺可桢精神的伟大、贡献的巨大而刻意地拔高,质朴的语言与情节、朴实的主题,朴素的表达,犹如清澈的龙井,淡雅清新,无浓烈之感,细品慢啜中齿颊留芳。
    
    
其次,是质朴的舞台呈现。《求是魂》是一部原创校园戏剧。所谓校园戏剧我理解应该是以学生作为创作、表演主体,以音乐、舞蹈、语言、动作等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学生与教师为主要观看对象的戏剧。这样的戏剧通常不会有华丽的舞美与灯光,也不会有矫饰浮夸的表演与导演手法,显现的就是“质朴”。应该说《求是魂》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校园戏剧的本质。在舞美上,全剧以一个由台阶与斜坡构成的转台为主要支点,通过道具的点缀表达不同的场景,简洁而又不失流畅;在表演上,尽管是一批非专业的演员,尽管很多时候的动作与表演略显生硬,但是,正是这种看似稚嫩、笨拙的表演,这种可以说没有技巧修饰但充满真挚情感的演出,往往最能打动人,也最能传达质朴戏剧——“深刻的丰富,存在于非常自然的艺术形式中”的最高追求。在导演处理上,导演桂迎谙熟校园戏剧之质朴本质,没有用大量的导演语汇去刻意营造舞台视觉的华丽呈现,而是充分挖掘《求是魂》本身的戏剧张力;以竺可桢自我的叙述或画外音贯穿全剧,作为情节与场景转换契合点;发挥学生演自己学校校长与历史的那一份真诚与投入,以真情打动观众;以最简洁的导演处理传情达意,调动投影、音响等手段,把“文献剧”的史实罗列与常态戏剧的人物塑造进行有机的结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尾声的处理。天幕上打出竺可桢的日记“今天是2月6日,立春后的第三天……雨起,阴转多云,东风1至2级,气温零下1度至零下7度……这是我最后一篇日记”字样的同时,首尾相呼应的“二十四节气童谣”由轻到重渐渐响起,众人慢慢的汇聚于舞台目送着站立于天幕区的竺可桢慢慢隐去,在音乐声中众人大声报着自己的姓名:“××届物理系学生李政道”、“××届机械系学生李大年……”直至“2012届学生×××”。历史在一声声的自报家门中走到了今天,就犹如这“求是”的精神;掷地有声的豪迈,既是向竺校长的汇报,更透露着坚定地信念与不屈的斗志,这样的处理不仅点明了主题,更是把整个戏推向了高潮。
    
    
话剧《求是魂》使我们形象地认识了竺可桢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教育家,实现了“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预想,相信在不断地进入角色、感受精神的过程中,戏会越来越紧凑,人物会越来越丰满。
    
    (作者沈勇为
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