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要闻

真正在“六高”上实现突破

发布时间:2013-08-31来源:作者:10339


    学科和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广大师生一直来十分关注,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以此为主要议题,8月29、30日,浙江大学召开2013年暑期务虚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解决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六高强校”战略问题。与会教师和干部一致认为,“六高强校”战略是针对当前学校工作实际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路径,只有真正在“六高”上实现了突破,学校才能持续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党委书记金德水在工作报告(报告摘要)中介绍了“六高强校”战略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全面阐述了“六高强校”战略的内涵以及实施“六高强校”战略的相关举措和部署。他指出,培育时代高才、构建学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积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六高强校”战略,是学校近年来立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汇聚广大师生意见建议后提出的,是对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的丰富和发展。“六高”围绕的是学校办学的重大问题,也是师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更是努力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阶段性战略战术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六高强校”战略的重要意义,努力在“六高”上实现突破,为学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金德水强调,正值全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要贯彻教育实践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统筹兼顾、两手抓两促进的要求,依靠师生,以优良的作风落实“六高强校”战略。学校刚刚基本完成了中层班子换届工作,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团结带领广大师生,为落实“六高强校”战略作出积极努力。当前,要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效,为实施“六高强校”战略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
    
    
会议期间,党委常务副书记邹晓东、常务副校长吴朝晖、宋永华分别围绕体制机制、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专题报告,全面剖析了学校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应对策略。
    
    
人文学院院长黄华新、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化学系系主任王彦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党委书记王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庄越挺,还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系)在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与会人员分成9个小组,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学校工作报告和三个专题调研报告,结合各部门、各学院工作实际,就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人员认为,“六高强校”战略,集中体现了全校上下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在推进“六高强校”战略的过程中,要深入思考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处理强化顶层设计和激发基层活力之间的矛盾。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六高强校”战略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方面,要以创建国际一流名校、吸引和培养在国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师级的领军人物为长远奋斗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在重点学科方面下大工夫。要建立协同机制,推动学科间的合作,真正实现协同创新;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遗余力地推进拔尖、领军人才的引进和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进一步改善人才引进与评价的标准,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均衡人才引进的层次结构。在配置良好的硬性条件的同时,要加强对引进人才的文化熏陶等。
    
    校长林建华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他在总结讲话(讲话摘要)中指出,“六高强校”战略代表了学校全面的战略思考,对学校工作提出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我们要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最核心的使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对待学科评估,我们要有信心,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内涵建设,在进行技术处理前先踏踏实实地把学科的内涵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关键是要找到一流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学校既需要顶尖的人才来规划学科格局、争取资源、培养青年人,更需要有潜力的年轻人来发挥他们的活力。对于新引进的人才,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等待他们发光,期待他们进行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培养出这方面的学生。在大学的战略体系中,制度和文化是最基础的。我们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将学校每一个机构和人员的潜力调动和充分发挥出来。
    
    
全体在校校领导,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副秘书长、副教务长、校长助理,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全体中层干部,重点学科、重要学术机构和科研基地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各民主党派,侨联、留联会、知联会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高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