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学术  科研

曹雪涛课题组发布炎症与免疫的表观调控机制新发现

研究成果发表于《免疫》杂志

发布时间:2013-10-1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王青青5411


    9月19日出版的《免疫》(Immunity)杂志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了调控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新机制,证实了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Ash1l能够通过表观调控机制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而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研究可能为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新型靶点。论文第一作者浙大2009级博士生夏梦。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仍不清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免疫细胞分化、成熟、活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对于研究免疫细胞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异常的组蛋白修饰与许多重大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一领域今年来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关注。
    
    
曹雪涛和夏梦、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娟博士等利用小RNA干扰的筛选实验发现,在筛选得到的14种H3K4(去)甲基化转移酶中,H3K4甲基化转移酶Ash1l能显著地负向调控巨噬细胞中病原体成分触发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他们与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吴晓晖、许田教授合作,利用构建的Ash1l缺陷小鼠进一步研究发现,老龄Ash1l缺陷小鼠的器官中浸润更多的炎性细胞,体内有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6,更易自发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伴有组织器官的炎性损害,表明Ash1l分子在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Ash1l通过其H3K4甲基化转移酶活性诱导抑制性因子A20的表达,通过A20对炎症信号分子NEMO和TRAF6的去泛素化作用,抑制下游MAPK和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从而阻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王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