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学术  科研

“攻克”哮喘顽疾

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

发布时间:2014-01-10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张鸯7386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它发病高、来势猛,是世界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顽疾之一。目前,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此病,在我国有3000万患者,且每年都呈逐步上升趋势。
    
    
哮喘的发病机制到底怎样?早期该如何诊断和治疗?有没有适合国人的有效且易于推广的防治方法?浙江大学沈华浩研究团队从1985年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之后又联合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上个世纪80年代,哮喘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学术界只知道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炎症涉及的有10多种细胞,100多种细胞因子和30多种细胞介质,到底哪个起到关键作用不清楚。”沈华浩介绍说,他们研究团队在研究中慢慢地将焦点聚在了嗜酸粒细胞上。“我们通过体内过继实验,给小鼠体外导入大量的嗜酸粒细胞,小鼠会诱发哮喘的主要症状;相反,采取体内阻断实验抑制嗜酸粒细胞的迁移和气道聚集,小鼠哮喘的特征得到了抑制。” 2003年,这项研究在本学科领域权威期刊《J Immunol》上发表,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气道局部聚集的嗜酸粒细胞可以直接引起哮喘发病,揭示了哮喘气道炎症的本质。“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当给予吸入激素治疗,随着嗜酸粒细胞水平的下降,气道高反应性也随之降低。这就确切地证实了嗜酸粒细胞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沈华浩说。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哮喘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典型哮喘根据患者出现喘息症状诊断不难,但有些哮喘患者症状不典型,有时仅表现胸闷,不咳也不喘,这类就容易误诊漏诊。”沈华浩说,哮喘临床上诊断也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的“金标准”。“上世纪70年代末,加拿大学者创建的气道反应性测定技术,被认为是国际上哮喘诊断的‘金标准’。但这个测定需要非常昂贵的仪器,操作方法又复杂耗时,仪器全部依赖进口,在中国无法推行。”1987 年,项目组针对中国国情,创建了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新方法,“我们简化了一些指标,但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但价格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1%,很快就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技术的应用使占总数约35%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得以早期发现,并被我国哮喘防治指南所推荐。”
    
    
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的常见类型,测定过敏原对于治疗很关键。“2000 年以后,国外进口的过敏原诊断试剂盒垄断了国内市场。但过敏原存在地域性差异,国外过敏原试剂盒对于国人并非完全适用。”2004 年开始,项目组进行了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 检测试剂盒的自主研发,2010 年1 月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首家SFDA 注册证,产品目前已在全国29 个省市的医疗机构使用。
    
    
茶碱这种价廉的老药,治疗哮喘已近半个世纪,但由于茶碱的有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易出现严重副作用甚至死亡,临床应用也受到限制。西方人茶碱代谢慢,副作用更大,不被推荐用于治疗哮喘,而以吸入激素作为哮喘的一线用药。“我们通过基础研究发现,茶碱的代谢有很大的种族差异性,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给予较小剂量的茶碱即可达到有效的抗炎作用。”为此项目组创新性地将茶碱和激素联合起来治疗哮喘,结果显示,此方法临床疗效与吸入高剂量激素相当,但明显降低了激素和茶碱的副作用。“我们算了一笔账,因为茶碱很便宜,用我们这个方法一天就是花费一元多,假如用国际上流行的标准,一天加起来是8元,现在是只花八分之一的钱同样有效。” 另外,项目组还发现本来用于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对哮喘同样有效,动物研究发现卡介苗早期、小剂量、多次接种,可预防哮喘。
    
    
“过去25 年时间里,我们致力于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创建了一系列适合国人的哮喘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法。”沈华浩介绍说,项目组牵头制订了我国第一版及其后多次修订版的《哮喘防治指南》,并参与制订了WHO 第一版《全球哮喘防治指南》。相关研究写入了国际权威教科书《Textbook of Respiratory Medicine》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项目研究成果目前在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121 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文/摄影 张鸯)
    
    点击观看视频